每次提到 個人知識庫 ,很容易跟「筆記軟體」搞混,這是因為「卡片筆記法」(Zettelkasten)這個名稱含有「筆記」,不過它是一種建立 個人知識庫 的方法,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筆記已經演變出各種門派了。
如果你脫口而出:「什麼?筆記有門派!」那你可能需要 點擊這篇《如何分辨筆記門派》,了解筆記的發展,才知道知識庫是否適合你。
本文目錄
個人知識庫 聲量和簡介
下面是 Google Trends 在幾個知識庫軟體搜尋量的比較,黃 Obsidian、綠 Roam、紅 Logseq、藍 RemNote。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台灣,免費老牌的 Obsidian 最有人氣,第二名是昂貴老牌的 Roam,第三名書免費新人 Logseq,而 RemNote 比較新,聲量較低,但是可以看到互有上下,並不是壓倒性的勝利,落後的還有機會。
ROAM 正老牌商業知識庫
最早就是它了,主要是學術界使用,它的價格昂貴,一般人是 USD$15/月(我印象裡 2 年前更貴,應該已經降價了),沒有 Free Tier。早期選擇不多,知識管理是學術界重要的生產工具,花高價取得也是應該的。
OBSIDIAN 老牌開源知識庫
Roam 是老牌商業軟體,而 Obsidian 是老牌開源軟體。
跟 Roam 用點列讓每一段形成樹狀結構不同,Obsidian 像個功能較強有雙向連結功能的 Markdown 文字編輯器。負擔不起 Roam 價位的研究者,最好的免費選擇就是它了,Obsidian 有些服務是付費的,但主體完全免費。
如果你不熟 Markdown,它是簡單的 HTML 網頁編輯器,可以用簡單的符號把醜醜的純文字加上如 Word 一樣的格式,如多層標題、連結、圖片、表格...等,變得好讀。
REMNOTE 新興商用知識庫
RemNote 是幾個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因為自己要讀書開發的,後來乾脆創業,最近獲得投資,讓它整個介面改頭換面。它很年輕,公司很小,不過使用者不少,在 Discord 裡面各國討論激烈。
因為真的很新,網路聲量不大,但符合卡片知識庫的設計原理,所以一開始我就用它,看著它逐漸變得穩定而快速,最近增加了很多好用功能,例如閃示卡可以讓自己複習、導入 PDF 加註、有很多 Power-up 幫助你搜集在不同筆記內的類似資料。
LOGSEQ 新興開源知識庫
如果說 Obsidian 是用來取代 Roam 的開源版選擇,那 Logseq 可以說是用來取代 RemNote 的開源版選擇(它並沒有這麼說,但達到了這個目的)。
因為讀者詢問它跟 RemNote 的不同之處,我才開始研究它,下載後發現它跟 RemNote/ Roam 非常相像,身為 RemNote 用戶切換過去完全無障礙。
它只有本機沒有 Web,所以強調筆記不外洩(其實 RemNote 選擇不同步就變成本機軟體了),而 Roam、RemNote 都有 Web 版。
它是開源軟體,很依賴社群(如果社群都不跟你玩,專案可能會走不下去關閉),它的插件非常、非常多,可以想像有個很興旺的社群,雖然因為很新,網路聲量比不上 Roam 和 Obsidian,但我相信這個專案是可以持續的。
軟體 | 商業/開源 | 老牌/新人 |
---|---|---|
Roam | 商業 | 老牌 |
Obsidian | 開源 | 老牌 |
RemNote | 商業 | 新人 |
Logseq | 開源 | 新人 |
個人知識庫 很難搬家 使用前要看清楚
上圖是美國的搜尋狀況,放眼全世界也差不多如此,卻跟台灣的差別很大,老牌 Obsidian 最多人搜尋,高貴的 Roam 第二名,而新對手 RemNote 和 Logseq 根本被壓在地板上。
台灣晚到了,市場還很混沌!
不像 Evernote → Notion 的轉換是輸入帳號就把之前的筆記全部導入,知識庫的重點是「連結」,就算你把每一篇筆記都轉到新軟體,那些連結沒過來,等於導入失敗。
知識庫是一輩子的事,如果你一開始選定了一種,並不是亂塞資料而是按照盧曼的方法精心建立自己的知識庫,那麼用越久轉換成本越高,我想這是為什麼昂貴的 Roam 雖然替代者很多,但還是佔據全球第二名聲量的原因。
但是知識庫是個人的事,所以不像 Facebook 有網路效應,因為朋友在那裡無法離開,所以你用不著考慮別人推薦什麼軟體,合適自己的最好。
這個市場的好處是新軟體只要養了一群死忠愛好者它就能一直走下去,不需要是最大;但壞處是你的霸業不因為口碑聲量高而可以持續下去。
我如果有錢,不會因為要賺股票價差投資做筆記軟體的公司,但我會因為他們做的好產品用到不好意思而掏錢付訂閱費。
下面,把這些能夠實現 Zettelkasten 功能的知識庫軟體比較一下。
同步與聯網
Roam 和 RemNote 都是商業軟體,提供 Windows、Mac、iOS、Android、Web 介面,並且可以讓所有設備的內容同步。
創意人、研究者的大腦就是工廠,每一件想到的事情都可能是產出,隨時隨地、各種終端都能記錄,回家坐下來打開電腦可以繼續編輯,這很方便。
有 Web 及同步就要提供 Server,就有人要支付 Server 的費用,沒有人掏錢的 Open Source 軟體通常做成本機安裝版,要同步會有困難。
像 Obsidian 有電腦和手機版,你會覺得連上 Google Drive/iCloud 電腦和手機就同步了,實際上 Google Drive/iCloud 在手機端只同步「資訊」(檔案沒下載)到它自己的 App,而不會同步到 Obsidian 手機版,所以你走在路上在手機輸入一篇筆記,回到電腦版找不到它。
Logseq 強調保密,它跟 Obsidian 差不多,沒有 Web 版本,有 iOS 版但 Android 版還沒好,所以你可以在兩台電腦間用 Google Drive/ iCloud 同步,但是連手機還不行。
本著使用者付費的精神,你可以在 Obsidian(已有)和 Logseq(開發中)購買電腦/手機同步功能,這樣,Open Source 就只比商業軟體少一個 Web 介面了。
- 如果你只在電腦或手機用,同步對你來說不重要,你可以任選;
- 如果你不用 Chromebook、Linux,你可以任選;
- 如果你要讓電腦和手機同步就要付費(但 RemNote 免費);
- 如果你用非主流的作業系統,就只能選擇有 Web 介面的商業軟體。
個人知識庫 價格
軟體名稱 | Free 版 | 月付 | 年付 | 5年付 | 終身 |
---|---|---|---|---|---|
Roam | 無 | $15 | $165 | $500 | X |
RemNote | 有,大部分功能能用 | $6 | $72 | X | $300 |
Obsidian | 有,無同步及部分功能 | $8 | $96 | X | X |
Logseq | 有,無同步及部分功能 | $5 | X | X | X |
Roam 價格不菲,如果你在學術圈可能會因為同事介紹去用它,或是專案付費?但因為它功能與對手大同小異,如果你覺得 USD$15/月是小錢就可選擇。2年前我選軟體時,網上說 Roam 因軟硬體建設沒跟上,所以同步、反應很慢,不知道現在是否改善了。
RemNote 價格多選擇,如果你剛開始進入知識庫,Free 版就可電腦/手機同步;就算付費 $6/月 不算貴(我用此方案);剛剛才推出年付方案是 $72/年;$300 就可以終身不用付費,任何人都能開個帳號試試,沒風險。
詢問原廠,價格因各國家經濟發展調整,台灣算富國(驕傲),$6/月,如果你想要便宜價格,可考慮用 VPN 把 IP 移到經濟落後國家,就可能拿到這個超優惠價
雖然選擇它時只在意功能合用,也只因想支持新創團隊所以付費沒跟別人比較,但不得不說它的價格策略很聰明啊:
- USD$3~6 有全功能,比開源的 Obsidian 和 Logseq 還便宜,但功能更全面;
- USD$300 終身使用,以 Roam USD$15/月,只要 RemNote 公司 20 個月沒倒就回本了!目前我感覺,它的穩定性越來越好,表示這個年輕團隊漸漸上軌道了。
接下來兩個都是開源軟體,開源軟體不可以銷售軟體獲利,但可以銷售服務,所以無庸置疑可取得免費軟體。
Obsidian 跨裝置同步 $8/月,但要一次付一年,就是 $96/年,你可以下載玩玩看單機版,合用再付款買同步功能,但是它的同步是否做得好也要用了才知道。
Logseq 跨裝置同步及某些功能是捐款者 only,捐款方案很多,單筆捐款、USD$5~500/月都有,我沒有付 $500,不知費用更多是否福利更多?但會考慮 USD$5 的方案,使用者付費,如果你希望這團隊繼續幫你服務做得更好,在能力之內協助他們是善意,也對自己有利。
- 我用 Mac 電腦,Android 手機,可用 Roam、RemNote、Obsidian,而 Logseq 的 「Android 版」和「同步」還沒完成,目前只能試用電腦版。
- 另一台 Chromebook 只能用 Roam 和 RemNote。
- 如果你用 Mac + iPhone,可以告訴我 iCloud 是否能讓 Obsidian 和 Logseq 做到電腦和手機資料同步嗎?感謝!
個人知識庫 主要功能
功能比價格更重要,我是這麼想的。
雙向連結
除了 Obsidian 之外,Roam、RemNote 和 Logseq 的操作都很像,它的每一行前面都有個黑點(Bullet),按下 Tab/ Shift + Tab 可以讓某一行縮拍或凸排一級,就叫它「大綱式」吧!
心智圖軟體也用大綱式,所以這種知識庫軟體的所有文字,不管有幾千篇,你可以把它們全部放在「一棵樹」下,形成樹狀結構。
這種樹狀設計每一段都是一個節點,所以它才能靈活地讓每篇筆記的一段連結到別篇的另一段。
但跟心智圖是一個中心別的節點圍繞著它不同,你的筆記會形成網狀連結,這就叫做「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你可以想像它是個可以把任何節點作為中心的心智圖。
Obsidian 的文件是以標準的文字檔,前頭沒有點列,但它也能讓你連結到一篇文章中的一段文字,看起來不一樣但用起來差不多,只是轉換到別的比較有障礙。
引用
你可想像每篇筆記是一張卡片,沒有釘起來就會散落滿地,它們是沒有主從、順序關係的,通常你會用另一張卡片把這些卡片組成主從順序。
你可以把它放進一個盒子裡,這就有「存檔」的觀念,不過一張卡片只能存檔在一個盒子(檔案夾)裡,如果它的內容會被很多卡片引用,它可出現在多個地方嗎?
在 RemNote 中有幾種方式可以引用:
- 引用:輸入「[[」就可以把別的筆記裡的整段文字貼過來;
- 標籤:輸入「##」就可以把數張筆記標示為同一個系列;
- Portal:輸入「((」,Portal 可以把已經存在的筆記內容,整段顯示在別的筆記中;
- Search Portal:這應該只有 RemNote 有,前面說的 Portal 中是一篇筆記,但 Search Portal 可以把很多篇筆記有關內容搜尋後放在 Portal 中引用。
目前看起來是這樣 (如有錯誤請指正):
軟體名稱 | 引用 | 標籤 | Portal | Search Portal |
---|---|---|---|---|
Obsidian | V | V | V | X |
Roam | V | V | V | X |
RemNote | V | V | V | V |
Logseq | V | X | X | X |
當然這幾個功能很有用,不過就算沒有的功能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處理,例如 Logseq 沒有標籤,但你可以自建一篇筆記叫「標籤」,把標籤打進去再關聯,效果也是一樣。
但 Portal 這個方便功能很難自製,意謂較多的手工操作,勤能補拙。
文件標註
知識庫不是逐字稿,不會 Copy/Paste 所讀原文,而是寫你對原文的心得及想法。
不把原文複製進來,一旦你的文章需要引用一段原文時,是否能從筆記去 locate 原文呢?這就是標註的功能。
如果是讀已經出版的書,在你的筆記旁標註書名、書號、頁數,就大致能找到,因為只要書號相同,內文就是一樣的,出版業非常規範。
但是,如果有人發給你一份 PDF 檔、PPT 檔,就算檔名都一樣,可能都改了很多次了,最好的方式是把這份文件直接導入知識庫軟體裡,在上面標註。
通常的做法會在導入後呈現 2 個視窗,一個是你的筆記,另一個是導入文件,當你在文件上標註時,你的筆記會跳出一條新的連結,未來你按下連結,就會打開原文件。
軟體名稱 | ePub | Word | PPT | |
---|---|---|---|---|
Obsidian | V | V | V | V |
Roam | V | V | X | X |
RemNote | V | X | V | V |
Logseq | V | X | X | X |
所有文件都可以轉成 PDF,所以是否能對 PDF 標註很有用。
ePub 是很多電子書的格式,通常電子書有自己的 eISBN 書號,不需要這樣標註,但有時會有沒有 ISBN 的書,例如自己寫的書、使用手冊等也會用 ePub 呈現,新人 RemNote 和 Logseq 還不支援也是有道理,但因為越來越多人主要從電子書閱讀,兩家社群都在高呼要此功能。
2023/05/19 更新|我們常用 Office 檔案,Obsidian 的社群廣大,很早就能支援,但 RemNote 居然在 2023/5/18 的版本更新中也支援了!不過 Office 很容易轉成 PDF,所以我不會考量軟體是否有這個功能。
個人知識庫 其他功能
前面幾個功能是建立知識庫必要的功能,每套軟體都會有不同的特色功能,這些小的便利功能對知識庫建立影響較小。
【Template】
RemNote 的功能,比如你要建立書目,都有書名、ISBN、作者、出版社… 這些欄位,如果每一本書都要打一次也太累了,RemNote 的做法是把它做成 Slot,就是「插槽」,當你在書名後加上某個標籤,它就幫你自動打好這些插槽,輸入完以後,你可以在標籤哪裡按下作者,它可以幫你把所有書籍依照作者排序。
是不是有點像資料庫?要說明,知識庫不是資料庫,這種把資料收集起來加目錄並不是它的主要功能,但這功能讓你可把引用過的外部資料建立一張表,例如書目、網路文章目錄。
這些軟體都有 Template。
【Web Clipper】
另外,Web Clipper 也很有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你可按下 Clipper 就可以把文章存到知識庫中,不知為何,除了老牌高貴的 Roam,其他的知識庫都有(付了那麼多錢啊!)。
Clipper 會把全部內容抓下來,它是否夠智慧影響抓到的品質,例如 Notion Clipper 會把什麼都抓下來,甚至包括廣告;一般 clipper 會去掉廣告抓正文;而 RemNote 的 Clipper 很有趣,它研究了盧曼的原則,它不抓全文,而是在網頁旁打開一個 RemNote 小窗,在原文反白按下「highlight」鈕才複製到小窗,讓你一邊複製原文一邊寫想法。
回到 Zettelkasten 的原則,知識庫不收集原文,只收集你的想法,這也讓我覺得它用心(MIT 團隊果然會讀書)。
【Flash Card 閃示卡】
我們一般覺得如果要把一件事記下來,就要不停重複地讀對吧?但對大腦認知的研究發現,最好的把一件事塞進長期記憶的方式不是猛K,而是隔一陣子再複習,這個研究讓閃示卡成為記憶的好方法,叫做「間隔重複系統」(SRS,Spaced Repetition System)。
閃示卡讓你可把筆記作為自己的小考,就是秀題目,題目下的選項就變成選擇題的答案,它也可以做填空題,也可以把一張圖片遮住部分猜遮住部分的名稱。
考完會有你的考試成果,並且每題都會在一段時間後再跳出來,所以你的記憶會越來越深刻。
這其實是個應考功能,有些考試非要背不可,比如醫師考試要記拉丁文的藥名和病名等,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它來讓自己背單字。
Roam、RemNote 和 Logseq 都內建這個功能,Obsidian 則用插件達到。
知識庫用不到 SRS,因為研究是需要你去思考文本,而不是浪費大腦的能量來背誦(Google 就好啦),所以我把它視為「Nice to have」,它不影響建立知識庫。
【多層搜尋】
搜尋有什麼可說的?你可能很驚訝!雖然每個軟體都有搜尋,但筆記很多時,一搜列出幾百條,那這個搜尋就沒什麼意義。
除 Obsidian 外,其他都是點列式(Bullet)的,就是內文比標題內縮一格,讓所有內容呈現樹狀,所以你如果有好的分類,只要記得「爸爸」,就很容易找到「孩子」,省掉很多時間。
- RemNote 提供好用的「多層搜尋」(hierarchical search) ;
- Obsidian 以篇為基準,可搜「文」再找「段」,也是多層搜尋。
其他家則是單層搜尋,輸入關鍵詞「知識庫」時,大標題、第二層標題…一直到內文符合條件的會全部平行列在同一個搜尋結果中(類似 Google)。
有雙向連結、引用、文件標註幾個主要功能,就可以建知識庫了,其他功能可能讓你輕鬆點、快速點、方便點,但非必要。
如果你原本想「我要找個工具寫筆記」,現在應該發現知識庫軟體的重要功能跟 Evernote、Notion 都不一樣,如果不熟悉 Zettelkasten,這些功能放在面前也覺得用不到吧!就像開跑車的人不理解吉普車上有調整高度、顯示傾角、切換前後動力…這些按鈕的用途,對越野車來說非常重要!
如果你想要進一步了解「卡片筆記法」(Zettelkasten)請移步拙作《愛寫筆記卻建了上千篇“筆記墳場”嗎?學會卡片盒筆記法讓筆記有效》
我會持續更新這部分,如果你發現錯誤或有什麼漏掉的重要功能,請告訴我。
結論
會這麼寫一篇文章,是因為讀者告知 Logseq 這工具,我很挺 Open Source 運動,就動念用它代替 RemNote,為此,乾脆把幾個主要的知識庫都研究一下吧!
研究完,我會怎麼選擇呢?
Obsidian
開源老牌主流,好處是所有的檔案存成標準的 MD(Markdown)格式,我非常喜歡這個格式,你的文件 100 年後也能打開看,很安全,插件也多。
但自從使用心智圖(Mind Mapping)開始,樹狀架構整理大腦的效果對我很有幫助,MD 檔無法總是點列,沒有父子關係,這點讓我比較考慮。
價格上,雖然是開源但並不便宜,我需要同步電腦及手機,要支付 USD$96/年(沒月付方案),所以我不會選擇。
Roam Research
在高價下,提供的是其他對手都有的功能,軟體不是瑞士錶,老牌、名牌並沒有尊榮,反而降低工作效率,所以不選。
RemNote
繼續使用,好處是:
- 它的功能不輸給老大 Roam,一比較下來覺得這個新人好強啊;
- 它的定價策略打動我,要達到同步只比 Logseq 便宜 USD$1/月,還比開源的 Obsidian 便宜 USD$3元/月,比老大 Roam 便宜 USD$9/月,USD$300 的終身方案實在很划算;
- 目前它的電腦跟手機端都非常好用,同步速度快,客服詢問的問題都能快速解決;
- 它有個很強的 Web Clipper,連老大 Roam 都沒有。
Logseq
我把它當作 RemNote 的備胎,因為 RemNote 是私人公司,創業者雖然現在做得好,不表示以後也是(但是他們承諾,如果公司經營不下去,會把軟體開源,且已經這麼多年,經營狀況越來越好)。
它雖然有些功能缺憾,但有活躍社群,數不清的插件,我相信缺失功能應該沒多久就補上了。
各擅勝場,各有各的生存策略,影響選擇的點都是細節(魔鬼就在細節裡!),這四家大致可以互相替代,你就依照預算、作業習慣去選擇吧!
歡迎進入知識庫的世界,按這裡我用 4 個步驟 Step By Step 說明如何建立自己的外接大腦!
後記:我的主力是 RemNote,寫了很多 RemNote 介紹文章,不免以 RemNote 為基礎來評估各家,如果有錯請指正,如果有什麼值得學習的歡迎交流!
讓我們保持聯繫
推送 Push:有個資疑慮的您,按下網址列左方「鎖頭」開啟「通知」會收到通知
電子報 Subscribe:在上方框或側邊欄框中訂閱電子報,我會看到信箱,但不會發垃圾郵件。
合作 Cooperation:行銷、課程合作 請到 About 中填寫表單,留言、臉書專頁聯繫也可以
臉書專頁:疑問或聊天,請留言,或到臉書專頁「Simpro 學習控」關注及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