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p By Step 用 RemNote 建立個人知識庫

繼服務業被機器大量取代,現在 ChatGPT 出現讓以收集整理資訊為業的「知識消費者」感到威脅。怎麼辦?升級為…

「六叔|Uncle6」的個人頭像

ChatGPT 讓很多人警覺 AI 就要威脅人類的工作了!如果你也是,那麼要開始建立自己的知識庫了,而好用、價格合宜甚至免費的 RemNote 會是你的最好朋友。

怎麼說呢?如果把知識工作者分作「知識消費者」與「知識生產者」兩類,AI 會取代前者,卻還沒能力取代後者。

例如軟體工程師,戲稱自己是「代客讀書業」,要高速學習新技術,然後產出程式,是最典型且強大的「知識消費者」。

但同樣需求告訴 ChatGPT,它幾乎能即時產出程式碼!它最強的還不是即時,而是它的「全方位」。

工程師有守備範圍,有人擅長前端,有人擅長後端,行動裝置、Web App、媒體播放器、韌體 … 每個領域都是一種專業,但 ChatGPT 卻是前端、後端、Web、硬體、區塊鏈… 都能快速產出。

怎麼辦?

如果你剛開始或打算開始用 RemNote,還沒想理解這麼詳盡,這篇 RemNote 101 可能更適合你

RemNote 101 個人知識庫超入門

背景篇|要如何應對 AI?

還好 AI 擅長整合資料,卻不懂創造,所以對「知識生產者」,AI 是個好幫手;而對「知識消費者」來說,AI 是可怕的對手!

雖然以工程師為例,適應隨著趨勢成長的工程師其實是最不用擔心的,但那些不用太多知識的工作,不用等到 ChatGPT,早就在取代了!

數位銀行取代櫃檯、自動販賣機取代小七員工、自助加油取代加油員、自動飲料機取代手搖飲員工…,而戶政事務所的公務員更是可以輕易取代的。

還好政府反應慢,要很久後才會體認到:AI 全面替代人類,對提高 GDP 更有幫助(自駕車替代人類駕駛會降低事故率)。在他們想出配套措施前,很多職位已經在消失了,想不被取代就要轉型成「知識生產者」!

到人類已不可能充分就業時,何不由政府把機器賺的錢發給全國人民呢?這就是瑞士公投但沒通過的「無條件基本收入」。但在台灣實施前,被機器取代就是失業。

知識生產者第一課,高校所學很有用

大學畢業前吸收知識,進入碩士階段,就要第一次產生知識了,學術界知識呈現的方式是論文,《研究方法》是用科學方法寫論文的方法,研究所就是訓練我們成為知識生產者。

我讀研究所時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畢竟剛入行,直到最近才覺得那是人生最好的投資。但觀察很多大師,都長期維護知識庫,畢竟這是他們的吃飯傢伙!

  • 股神巴菲特的長期夥伴查爾斯·蒙格(Charles Munger)鼓吹跨學科建立多模型知識庫,他用來觀察世界,做出投資建議,結果你看到了。
  • 名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建立知識庫,找到值得寫的創作,所以每本著作方向不同,卻本本都深刻,當然本本暢銷。
  • 寫出《看不見的城市》、《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等名著的義大利小說泰斗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自述他那字字充滿想像力的著作,是用類似卡片筆記法的方式長期累積起來的。

「知識生產者」不是指作家或教授,所有具洞見者都積極維護知識庫,你的知識庫是觀察世界的工具,觀察結果產出也不一定是論文,可能是:投資建議、書籍、創業企劃、新的管理手段…,這些人把知識處理技術用到淋漓盡致,才能產出大量新知。

聽說 RemNote 是好知識庫工具,但我搞不清楚怎麼用

工具背後都有一套思想:

知識庫背後的思想是德國社會學者 Luhmann 的卡片筆記法(Zettelkasten)。如果沒有這些背景知識,那工具對你的幫助有限。

你用 Google Calendar 把一整天塞滿工作嗎?讓我們感覺能做更多!其實 GTD 時間管理系統是要你學會「減少與目標不一致的工作」來逐步達成人生目標,不是讓你做更多!

我們常聽到「演算法」,先別想數學,它就是「由有限步驟所構成,用於解決某一個特定的問題」的方法,把成功的方式拆解成步驟,按圖索驥我們也可以得到類似的答案。按照這個定義:

  • PMBOK 是達成「團隊專案管理」的方法;
  • GTD 是達成「有更多時間追求人生目標」的方法;
  • Zettelkasten 是達成「把資訊融會貫通為知識」的方法。

這些演算法都經過實作,證實有效才有人根據它產出(軟體)工具,所以它那套經驗證的「步驟」很重要。

卡片筆記法知識庫小複雜,原本是用卡片和木盒子達到,現在要依據軟體能力改良流程。當然你也可以不理他自建一個(我剛開始這麼做過),但效果不好再回來改,因為已經累積很多資料,就很辛苦,還浪費了時間。

經過數年試錯,我依據開山祖師 Luhmann 的方式建立了軟體版步驟。

我以 RemNote 為例。類似知識庫軟體很多,例如 Roam, Obsidian, Logseq… 等,有些功能是大家共有的,也有些是 RemNote 獨家,沒有都測試,如果少了功能,每家基本原理相似,應該都能找到替代方法。

實作篇| RemNote 知識庫 Step by Step

把大腦當工廠,有原料(資訊),就能產出貨物(思想)。好險人腦無法拆解,AI 無法替代你產出思想的工作。

你可以把知識庫當成是「原料倉庫」。

鮪魚罐頭工廠永遠生產相同的鮪魚罐頭,產品不變,進貨也不變,例如:魚、油、醬料、馬口鐵,貨架分作幾個區域,貼上貨物名稱、進貨時間,記得先進先出原則即可。這種預先知道、變化少的情況,很適合用表格管理,就是資料庫啦!Notion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你的大腦是超級工廠,可不生產鮪魚罐,你創出思想,絕不重複,所以進貨數量和種類範圍廣大到無法預知(你不會說「我一生會讀 13035 本書」先做一張表吧),每種貨物尺寸、保存方式各異,不知哪些貨搭配能產出最好產品。因為它們應該永遠不是「同質」的(同一本書買了 10 本還是 1 件),所以例外比常規還多,這時資料庫就派不上用場了。

知識庫就是應對這種情形的。

熟悉「質化研究」(Qualitative)和「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通常用質化研究,例如訪談,來發現問題、做出假設,再用量化研究,例如問卷,來驗證假設。
所以「資料庫」用來處理量化資料,而「知識庫」處理質化資料,兩者沒有優劣,只是用途不同。
你可以用 RemNote 當作漏斗建立知識庫,幫助你消化大量資料,彼此連結,產出見解。
你可以用 RemNote 當作漏斗建立知識庫,幫助你消化大量資料,彼此連結,產出見解。

首先你需要先 下載 RemNote,免費版即可,就很好用,接下來一步步的做,文長,但不難。

Step1|預先準備 建立檔案夾

Step 1 學習和閱讀前的準備
Step 1 學習和閱讀前的準備

RemNote 最最基本操作

知識庫軟體長相都類似,左方側邊欄放置各種操作,右方筆記區上面撰寫筆記,下面放別的文章引用的雙向連結,右上角3點可對此筆記進一步設定,你需要在左下角按下「+ Create」新增一篇筆記

佈局大致如此,新增筆記後在筆記撰寫區可以輸入下面這樣的筆記,每次按「Tab」可以把這行筆記向後縮一層,按「Shift + Tab」則向前一層。

RemNote 內容是點列式一層一層的,所有文件都在同一株大樹上
RemNote 內容是點列式一層一層的,所有文件都在同一株大樹上

上圖的「這是中標題 2」在第3層,但它也可以往下「鑽」,中標題 2 就變成子頁面的大標題了。

RemNote 為了讓你好像看到傳統文件做的調校,中標題2原是上一張圖的部分,但你點擊小點,就展開成為「文件」
前一張圖,「中標題2」是第 2 層,但展開成為獨立「文件」時,「中標題2」變成大標題,它下面的內文從第 3 層升級為第 2 層

RemNote 的「知識庫」是一棵文字組成的大樹,可以長出「無限」層,上層是下層的標題,對 RemNote 來說,你看到的知識庫(內含數千篇筆記)只是「1 篇」多層筆記。

  • 都在「池子」裡,所以搜尋非常快,因為只在池子裡搜尋。
  • 它沒有文件內/外分別,所以不像 Windows 只能搜到文件名稱,它可以搜到最深的內文。
  • 要常整理知識庫,搬動文件,對它來說只是從這個樹枝搬到那個樹枝,速度非常快。
可以多增幾個知識庫嗎?按下左上角「設定」(就是你的頭像、名稱),可以增加很多個知識庫,但我怕外接大腦太多找不到只有一個。但可另開一個團隊知識庫,就可與團隊共同編輯知識庫。

在 RemNote 建立資料夾

下載 RemNote 並安裝,在你現有的知識庫開新知識庫,按下左下角的「+Create」按鈕在最上層新建下面三個筆記:

  • One:這是知識庫的總目錄頁,下面有 Library/ Kasten
  • Library:這是所有資訊的總目錄頁
  • Kasten:這是所有筆記的總目錄頁
在 Library 裡,如圖新增幾個項目,這是未來各種素材的「港口」稍後解釋
在 Kasten 裡,如圖新增幾個項目,這是寫筆記的地方,按 Tab 可後縮一格,藍字是系統建立的,按下「[[」再搜尋名稱即可連結過去
現在在 One 筆記裡建立這個總目錄,分別連到你剛剛在 Library 和 Kasten 做的那些目錄。

你的目錄應該長得像一般內文,要變成樹狀圖很容易,請到左上角你的頭像 /Plugins/Rem Tree 按下 Install,完成後在要變成樹的最上層目錄(這裡是「知識庫」)後輸入「//treec」就變成樹狀圖了。

One 是我的 Workplace,自己做封面頁,避免搞不清層級,也可把常用連結加在這,一覽無遺。這觀念抄 Notion 的 Workplace,我覺得這是 Notion 除資料庫外的偉大發明。
德文 Zettel 是「卡片」,Kasten 是「盒子」,年輕人可能沒看過古早圖書館中的設備,抽屜裡放置書目卡,每張簡略描述書籍及書架位置。Luhmann 的「盒子」,應是指這種整理資料的抽屜(Photo by Jan Antonin Kolar on Unsplash)
德文 Zettel 是「卡片」,Kasten 是「盒子」,年輕人可能沒看過古早圖書館中的設備,抽屜裡放置書目卡,每張簡略描述書籍及書架位置。Luhmann 的「盒子」,應是指這種整理資料的抽屜(Photo by Jan Antonin Kolar on Unsplash

這些檔案夾依照用途分做 收集資訊(別人的思考)和 撰寫筆記(我的思考)用:

  1. Library 資訊目錄:收集資訊用。知識來自你閱讀、整理資訊(別人的思想),這是連結到資訊的目錄;
  2. Fleeting Notes 靈感筆記:撰寫筆記用。隨時想到什麼、看到什麼,趕快記下來,發展成更完整思考後,就可以刪除;
  3. Literature Notes 文獻筆記:撰寫筆記用。讀書筆記、主題思考都要寫完整筆記,放在這裡,篇幅小寫在 Daily Doc 即可,長篇大論專門開一篇 Topic Note 給它;
  4. Permanent Notes 永久筆記:撰寫筆記用。文獻筆記再消化、總結、去蕪存菁的精華放在這裡,你的核心思想放在 Core Notes,為某計畫的思考則放在 Project Notes。

執行過程像「漏斗」或「濾水器」,一層層篩選、彙整資訊,不斷「斷捨離」,最後到達大腦核心的只有精華,你也不希望腦裡存一堆垃圾吧!

筆記為了日後使用,要容易找到

書目卡片(Zettel),描述書名、作者、內容、時代、位置、類別... 等資訊,下方孔是用來固定在卡片抽屜用的,卡片就不會凌亂,Luhmann 做筆記用的就是類似的卡片
書目卡片(Zettel),描述書名、作者、內容、時代、位置、類別… 等資訊,下方孔是用來固定在卡片抽屜用的,卡片就不會凌亂,Luhmann 做筆記用的就是類似的卡片(由 ScottishTshirt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4.0

我以前閱讀時會直接畫線或眉批嗎,但 Luhmann 不會,因為書闔上就找不到了,筆記是為了日後使用,要好找。

所以他讀書時會拿出卡片寫簡單筆記,標註頁數,卡片收在木抽屜裡,就不會找不到了。

現代人都看電子書,我都把電腦切成左右兩欄,一邊原文,另一邊筆記。筆記和原文分離不只好找到,還可以用 Search Portal 把所有加了某標籤的筆記自動整理,如圖,書中提到「意志力撇步」的段落都自動整理在一起。
現代人都看電子書,我都把電腦切成左右兩欄,一邊原文,另一邊筆記。筆記和原文分離不只好找到,還可以用 Search Portal 把所有加了某標籤的筆記自動整理,如圖,書中提到「意志力撇步」的段落都自動整理在一起。
在捷運公車就這樣,一手電子書,另一手手機做筆記
在捷運公車就這樣,一手電子書,另一手手機做筆記

建立 Library 資訊目錄,連到原文位置

筆記跟原文分開,以後如何找到(Locate)原文呢?

大腦的功能是思考不是儲存,外接大腦也不儲存資訊(別人的思考),幫這些外界資訊建目錄(Library)是好方法,這裡放每個資訊的「地址」,就像到達它的「港口」或「機場」,需要時能找到,就不用把圖書館搬回家。

  • Books 書籍:標註為《書名》;
  • Publications 連續出版品:標註為《雜誌/頻道名》,雜誌、YouTuber、Podcaster 等都是「連續出版品」,在《雜誌/頻道名》下層增加每期,混合在一起是因為同樣內容常同時在雜誌、YouTuber、Podcaster 出現,容易錯誤歸檔,乾脆混在一起;
  • Tutorials 教程:標註為《教程名》,其實也能放在「連續出版」裡,但在學一個新知時會頻頻打開,獨立出來更方便。
  • MeetingNotes 會議:標註為《會議名稱》,例行會議就像連續出版品,會議算 Library 嗎?它是「別人的思想」,好會議很有所得(爛會議則…),比如跟巴菲特吃早餐得花大錢標,一定收穫很多!

所有資訊都加上雙尖括號「《資訊》」,一方面是引用書籍的慣例,另一方面在 RemNote 強大搜尋引擎下,只要打一個括號「《」,就會把所有資訊列出,非常方便。

建目錄做什麼?比如我在 Daily Doc 寫了《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的閱讀筆記,筆記可以把書名當 Tag,也可以引用它當標題,例如: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對教育的影響

書名再長,引用不會錯(就算在 Library 裡打錯,改一處全改),而且它會自動整理使用紀錄。

每次引用書名或把它當標籤,目錄都會記錄,後面的數字「7」表示引用 7 次,按下會列出所有引用過的紀錄,很容易找到「我所有對這本書的筆記」,也容易知道它對你的重要性
每次引用書名或把它當標籤,目錄都會記錄,後面的數字「7」表示引用 7 次,按下會列出所有引用過的紀錄,很容易找到「我所有對這本書的筆記」,引用、標籤越多,越知道它的重要性

🚫 快速簡單建《資源書目》即可,別花時間填 ISBN、出版年份… 等細節,這不是圖書館!(其實我幹過這種蠢事)細節連到博客來就好。知識庫太花時間就懶得整理了,輕鬆點。

都用英文不是因為英文好,而是 RemNote 有個「Automatically Sort」的功能,會整齊的把檔案夾按照字母順序排序,中文是依筆畫排序,英文容易搜尋。

建立 WHO 目錄

我也整理「作者」,放在 WHO 目錄下,就是「對我有影響的人的 Library」,不一定是作者,比如常覺得朋友 Facebook 貼文很有道理,就會把他放在 WHO 裡面。

只要把「人名」變成 Tag(看如何做),tag 在 Library 裡他寫的書/文,或 tag 在我筆記提到他時,RemNote 會自動整理。

🚫 人的 Library 也別花時間建細節,連到他的 Facebook 即可,大腦的工作是「思考」,「記憶」交給通訊錄軟體即可,大家分工合作!知識庫當通訊錄是殺雞用牛刀。

用書目和標註 ↔ 書籍、YouTube、Podcast

很多人筆記想記下老師講的每句話,但卡片筆記法是不紀錄原文(打逐字稿)只紀錄「我的思考」的。

【為什麼盧曼這麼強?】

想把上課內容都記下來的人想「現在不懂沒關係我回去複習就懂了」,回去忘了一半,花了兩倍時間,就是「事倍功半」。 – 逐字稿是:老師 ⮕ 筆記 ⮕ 複習理解(忘了一半,效果 0.5X)

卡片筆記法是,聽懂記「筆記」,不懂記「問題」,上課時大腦消化一次,回去複習因自己寫的筆記,很容易理解,這是「事半功倍」。 – 卡片筆記法是:老師 ⮕ 當場理解 ⮕ 筆記 ⮕ 複習理解(理解兩次,效果 2.0X)

Luhmann 很厲害,讀過的書徹底吸收,不讀第二遍,因為筆記能力強,以後讀自己筆記即可。我沒這麼厲害,還是擔心需要引用時找不到原文,所以除了筆記,不紀原文,但在原文和筆記間產生連結。

書很容易 Locate 到原文,因為出版業很規範,只要正確的書號不會有誤:

  • 在筆記引用書的目錄,就輸入「[[」在搜尋框裡用「Hierarchical Search」(看如何做)找 Library/《書名》,這樣就知道目前這篇筆記是對這本書做的;
  • 筆記標明頁數,可以用「《書名》+ 頁數」找到原文;
  • 電子書可縮放,但頁碼跟實體書一樣,可放心填頁碼;
  • 輸入需引用的句子,引用時就不用找原文了,還更容易找到位置(記得分辨「引用」與自己寫作的筆記(看如何做),某些人忘了就變成抄襲…😅)。

YouTube, Podcast 都無法在資料嵌入 RemNote 並在上面標註,就可這樣用。

RemNote Clipper ↔ 網路文章

安裝 RemNote Clipper 插件後,在 Chrome 瀏覽器按下,會擷取標題,按下 Continue Editing 展開編輯視窗
安裝 RemNote Clipper 插件後,在 Chrome 瀏覽器按下,會擷取標題,按下 Continue Editing 展開編輯視窗

承襲 Luhmann,RemNote Clipper 不像 Notion Clipper 抓整篇文章,只擷取觸發思考的段落,擷取後對這段原文做筆記(我的思想),筆記中不保存大量別人的思想。

用很多 RemNote Clipper,你的 Links 會堆了一大堆擷取的文章,總有一天會亂到不想打開看,怎麼整理?

用 Add Source ↔ PDF 檔和網頁連結

頁面上方的 Add Source 點開可以直接把 PDF 檔上傳到筆記中
頁面上方的 Add Source 點開可以直接把 PDF 檔上傳到筆記中,在 PDF 中反白的部分貼到筆記會產生到該段的連結。

把原文整個上傳不符合卡片筆記法的原則,大概學術界用太多 PDF 寫論文,而論文刊登在不同地方的頁碼不同,這麼難標記,就直接上傳吧!(也可能是因為對手都有此功能)

Add Source 目前只能放 PDF 和「連結」,你可以這麼用。

  • RemNote 不可能 Add 所有檔案格式,但所有檔案都能轉成 PDF,Add 進筆記即可。
  • 把 RemNote Clipper 抓的原文當附檔 Add 進筆記,可以不動原文寫筆記;
把 PDF 放進 RemNote 或用 Clipper 擷取網文時,RemNote 會這麼處理:
- 把 Add Source 的網頁或 PDF 放進「Source」裡;
- 把網頁連結放進「Website」裡(所有用到的網址);
- 把你的筆記以「文章名稱 Article」放進「Article」裡。
你可以搜尋 Source、Website、Article,看它如何幫你保存。

用 Quick Add ↔ 一個靈感

Quick Add 內建快速鍵沒反應,可以去「Setting/ Keyboard Shortcut/Quick Add」按下右方鍵盤符號,輸入自定快速鍵,我在 Mac 用 Ctrl + Q,Windows 裡 Ctrl 用得多,Alt + Q 不錯
手機 App 打開按下正中間的 + 號就可以輸入文字或圖片到 Quick Add
手機 App + 號可輸入文字到 Quick Add

專注在 RemNote 寫筆記時,忽然有靈感,不用關閉頁面,按下快速鍵跳出小視窗,打字送出就能回原本頁面繼續工作,避免不專注。

走在路上忽然有靈感,手機 App 打開按下正中間的 + 號就可以輸入。

坐捷運時不能開電腦讀書(現在大部分讀電子書),就用手機 Quick Add 當「卡片」紀錄。

所有的 Quick Add 會記在同一個頁面,我回到電腦旁就會用 Move REM To(看如何做)把它移到相應的位置,然後再發展成完整創意。

手機在路上可以記錄靈感、上傳照片,對收集靈感很有幫助,當然前提是手機和電腦能同步。
RemNote 免費版就可以同步,但 Obsidian, Logseq 則分別要花 USD$8/月、$5/月才能同步。

Step2 文獻筆記| 提煉原文精髓,站在巨人肩膀上

Step 2 文獻筆記怎麼寫
Step 2 文獻筆記怎麼寫

Step 1 是讀書筆記如何「擷取原文」、「Locate 原文」,Step 2 是「用書寫整理思緒」。

Luhmann 的筆記法是「用自己的話重述所讀內容」,因為不是每頁都值得筆記,只摘要值得讀的,例如 30/100 頁做了筆記,就是刪去 2/3 。

不只如此,筆記寫在小卡片上要精簡,原文 100 字寫成 30 字。

100 頁 X 0.3 X 0.3 = 9 頁

照這種讀書法,讀 100 頁的書同時,用自己的話,邊讀邊去蕪存菁,「提煉」了一本 9 頁精簡版,複習 9 頁只需 100 頁約 10% 時間。

所有言之有物的書都有大量參考資料,做法就是把大量資訊提煉出精髓,並加入自己的創意。

100 頁提煉出 9 頁不誇張,讀過一位大師的管理學教科書把某知名商管書只提煉出 1 頁,這表示該書言之有物,反觀每年大量出版的其他商管書,多數連一頁篇幅也擠不進去。

文獻閱讀是要「知道該主題發展到什麼程度」,再從別人的研究成果找到切入點,這就是牛頓說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意思。

讀碩士時要寫論文,我相信很多人的論文沒經過提煉過程。

因為缺個讀書方法,看到大堆書也無力提煉,就先提個不見得獨特也未經證實的假想,找別人論點中符合的幾句支持假想,忽略衝突的,當然這論文沒什麼價值。

這樣不但沒站在巨人肩上,可能連巨人的腳趾頭都沒看過!

筆記、原文分離原則

Luhmann 時代,他讀的書籍和論文都是紙本,不過他的筆記只記錄在他自己的卡片上,書和論文都不會畫線和眉批,這樣很容易找到。

但數位化的現在,你的原文可能是檔案、筆記也是檔案,就會把它們都寫在一起,這樣是不符合原則的,如果你把一本 500 頁書籍內容都輸入你的筆記,頓時你的筆記變大了幾倍,結果搜尋時會搜到一大堆別人寫的內容。

所以,就算原文可以複製貼上,還是把原文和筆記分開來存放。

文獻筆記放在哪裡?

如果是短暫閱讀一篇文章,我會直接把文獻筆記放在 Daily Doc 裡,只要在標題引用文章目錄,以後還是能很容易找出來。

如果「乾貨」很多的素材,一本厚書、花一個月的教程… 就在「Topic Notes」裡面建一篇新筆記。

我以前讀書會把筆記直接放在 Library/《書名》底下,雖然書是 Off-line 的不會有原文/筆記混雜的問題,但同樣的方法如果在 Links 下就會出問題,因為 Links 是擷取網路文章,在它底下寫筆記,會與原文混雜。

讀書時筆記寫在 Library,讀完搬到 Notes 也是個好方法,怎樣方便且以後能找到,要發表時不會把原文混雜發表就是最好的。

對 PDF 做筆記

按下 Add Sources 即可講電腦裡的PDF檔上傳到 RemNote,它會打開兩個 Panes,左邊是筆記,右邊是 PDF,從 PDF 反白的文字,貼在筆記區,就會產生連到反白處的連結,讓你隨時參考原文。
按下 Add Sources 即可講電腦裡的PDF檔上傳到 RemNote,它會打開兩個 Panes,左邊是筆記,右邊是 PDF,從 PDF 反白的文字,貼在筆記區,就會產生連到反白處的連結,讓你隨時參考原文。

RemNote 內建對 PDF 做筆記的功能,它剛好把 Library/Note 分離。

開啟一個新筆記,Add Source,即可上傳 PDF,完成後點擊 PDF,螢幕分割為左邊 Note,右邊 Source (PDF)。

Source 反白文字,或複製文字到 Note,都會在 Note 產生連結,這樣可以讓 Source 和 Note 綁在一起,不用輸入頁碼、行數或擷取一段文字當日後找原文的參考點。

日後你打開 Note,只看到自己的筆記,如果筆記能力超強,讀 Note 即可複習;如果像我沒那麼強,點擊筆記可展開 PDF 原文。

對文摘做筆記,在 Source,Today 和 Quick Add

左方是 RemNote 網路版,反白右方網頁文字按下 Highlight,就貼在左方筆記區。這篇自動產生的筆記放在 Links 檔案夾;被擷取的網頁是夾帶附件;今天當 Tag,可以在 20221216 的 Daily Doc 下方找到
左方是 RemNote 網路版,反白右方網頁文字按下 Highlight,就貼在左方筆記區。這篇自動產生的筆記放在 Links 檔案夾;被擷取的網頁是夾帶附件;今天當 Tag,可以在 20221216 的 Daily Doc 下方找到

現代人常常會在網頁上閱讀,RemNote 的解決方式是用 Chrome 的 RemNote Clipper 插件,它會把畫面變成左右兩半,右方是網頁,左方是筆記,跟 PDF 的編輯畫面類似。

與 PDF 無法編輯不同,被複製到左邊的雖然是原文,但已成為 RemNote 中的一段筆記,你可以編輯它,那麼要怎麼做到 Source 與 Note 分離呢?

可以把 Highlight 原文收集在原文檔案夾裡,筆記收集在另一個,參照原文時按下「[[」搜尋去 Reference 原文,後面這些筆記也可以 Move Rem To 你想要搬動的地方,而筆記與原文的連結還存在。

如果你從某處複製貼上一篇原文,它也可以用 Add Source 把它當作原文,點擊開啟另一個分割視窗來做筆記,就不會影響原文。

所有提到過的網站,RemNote 的 Website Power-up 會幫你記住,每個用到的網站連結後面都會連到你提到它的筆記。

對書籍雜誌等不連線的 Source 做筆記

除了 PDF 和 RemNote Clipper 以外,其他的閱讀,包括書籍、雜誌、YouTube、Podcast 都沒辦法把它 import 到 RemNote 裡面,但這其實不是問題,因為卡片筆記法強調用寫來理解及記憶,而不是複製貼上原文,既然是我自己的思想,當然我自己打字輸入啊!

這部分在前面說過了,點這裡叫出你的回憶

Step 3 反思| 再次總結

Step 3 反思寫成永久筆記
Step 3 反思寫成永久筆記

前面說到在閱讀時把 100 頁內容提煉出 9 頁精華。

不過如果要花一週讀完一本書,每天一章,這些筆記是以段、章為單位做的,我沒有對整本書有個整體總結。

這是為什麼卡片筆記法有反思這個設計,每天或是每週重讀讀自己的筆記:

  • 能總結整週所學,或是整本書,而不是很多個片段;
  • 如果你讀了不同素材,總結時你會感受到跨學科互動刺激創意。

跨學科思考最棒了,這就是查理蒙格鼓吹的,但是他巨冊著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中,卻沒告訴你怎麼做,卡片筆記法解決了這問題(書籍作者文中寫到它可以解決查理蒙格的問題)。

如果你沒時間盡快反思,隨著一週一週過去,之前所筆記的就消失在時間長河了,如果現在沒時間但「這一本書的總結很重要」的話,你可以用 Todo 或 Edit Later (看如何做)標註下來,提醒自己去完成。

這個階段你會把所學到的進行第二次提煉,大量斷捨離後知識已成為腦中的長期記憶,此時,相信你會覺得:

  • 對陌生的領域已經能掌握了;
  • 找到切入點,或找到創意。

完成反思,你會總結出永久筆記,放在 Kasten / Permanent Notes 中。

找到創意?不是想出創意嗎?
有創意的人並不是靈機一動想出點子,創意大師自述他們其實是「看見」點子在那裡。
那為什麼我沒看見?因為他接觸的領域與我不同、比我多,而且擅長「提煉」!

Step 4 永久筆記| 在菁英中產生連結

Step 4 永久筆記互相連結

哈佛大學每年只錄取 3~5% 申請人,目的是確定能入校都是菁英。這些同為菁英的同學們,彼此互相刺激,更快速成長。

經過前面的流程,你會發現使用卡片筆記法,能被寫成永久筆記相當困難,一關一關地刷掉大量的資訊,入選成為永久筆記的絕對都是菁英了!

現在你要讓他們跟同學們互相認識,彼此刺激,方法是產生連結,所以 Luhmann 很注重連結這部分。

跟一般筆記大量儲存不同,因為能「入學」的卡片不多,你會每個都認識,如果記不得別張卡片寫什麼,那要怎麼連結呢?

RemNote 的連結方法有 2 種:

  • 輸入雙方括號「[[」:在 A 筆記輸入雙方括號,跳出搜尋,找到連結對象 B,這時 B 原本的標題會貼在 A 上面,就是 AB 有同樣標題,點擊就連回 B;
  • 輸入網址:同上,但希望 AB 的標題不同,則先到 B 按雙斜線「//」在選單搜尋 link,選擇「Copy Rem As Reference」,再把複製的連結貼到 A,這時 A 保有自己的標題,但連結是連到 B。
複製「中標題1」的連結,貼到「中標題2」,輸入網址的方式讓參考對象的文字不會取代原文字。
複製「中標題1」的連結,貼到「中標題2」,輸入網址的方式讓參考對象的文字不會取代原文字。
文字要轉「節點」,輸入「[[」時才能被搜到,進而連結,產生關聯
- RemNote:任何文字都是「節點」。因有「層級搜尋」(Hierarchical Search),搜尋結果是「樹」,每棵樹有很多葉片,但附上層級位置容易辨識,不用限制節點數量。
- Logseq:文字前動加方括號,才是「節點」,例如:[[連結的文字]]。它的搜尋會把所有層級節點列在同一層,就像搜到一堆落葉很難辨識誰是誰,要限制節點數量搜尋才有意義。
不同的設計哲學,但 RemNote 操作相較簡易快速。

那麼,到底這些卡片之間要連結什麼呢?

  • A 與 B 有不同的論點
  • A 支持 B 的論點
  • A 可補充 B 的不足
  • A 可作為 B 的下一步
  • 任何用你的智慧能想到的關係……

互連是卡片筆記法精髓,像腦神經用突觸互相連結一樣地把彼此連結成網狀,隨著知識庫建立越來越龐大,就像你從不同角度「盲人摸象」,但因為摸得夠久夠寬廣,你終於繪製出大象所有細節,這時「資訊」才成為「知識」。

用 RemNote 知識庫讀書筆記系統最後變成什麼樣子?

左邊是我的筆記形成的 Knowledge Diagram,右邊是腦中的腦神經和突觸,像嗎?建立知識庫就是建立你的外接大腦(Photo by Kier… in Sight on Unsplash

人類科學就是這麼「摸著石頭過河」的。真的嗎?科學家不是對未來很能掌握?

他們發展出「科技奇異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的說法。

目前我們想像的「未來」是依據目前知識可描繪的線性未來,雖然技術還達不到,只是時間問題;如果到了全人類知識總和的邊界時,會有一個我們連想都想不到的「未來」,那就是科技奇異點了。

近期應該不會發生這種無法想像的未來吧?其實已經發生好幾次了!

  • Internet 是所有未來學家都沒有預測到的,它大大改變了人類生活、商業、戰爭…的樣貌,讓之前的預測失準;
  • 區塊鏈剛剛發展,之前根本難以想像,雖然還不知會對人有什麼影響,肯定影響不小。

全人類的知識有邊界,個人也有,到了邊界,外面的一切難以想像,我們就要摸著石頭過河,需要知識庫幫助我系統化組合出這頭大象,那就是知識領域再度擴大的時候。

附錄:常用功能整理

找到所有功能|叫出目錄

RemNote 功能太多,而且它沒有一般軟體那樣的功能列(各種知識庫都不用功能列),記得你有幾種方式能找出 RemNote 的選單:

  1. 把手選單:滑鼠到每行文字前會浮現「6個點」的把手,按下左鍵跳出選單;
  2. 雙斜線選單:在任何位置輸入「//」就會浮現完整選單,可以用滑鼠尋找,或者只要輸入你要找的功能的關鍵字,它會自動找出來;
  3. Omni Bar:按下「Command + /」(Windows 是 Ctrl + /)會彈跳出所有功能的小視窗從裡面選擇。

特殊的功能保留字是「/」、「#」、「!」、「[」,但很容易誤觸,比如真的要輸入這個符號時,它卻跳出選單,設定裡可以改成「//」、「##」、「!!」、「[[」就不容易誤觸了。

Tag 標籤|讓一篇筆記可放在多個資料夾中

  • 在《異數》書名旁增加「Malcom Gladwell」這位作者
  • 在書名後按「##」彈出搜尋框,搜尋 Malcom… ,打幾個字就搜到作者
  • 點擊它,作者就成為書的 Tag。

任何一段文字都可變成另一段的 Tag,如果有 1000 篇筆記,散落各處怎麼找?別擔心,RemNote 的「Power-up」會幫你整理。

  • 按下左方搜尋 Tag,找到左邊有個「圓圈向上箭頭 icon」的「Tag」,點擊它;
  • 打開 Power-up 頁,會看到 Malcom Gladwell 在頁面最下方引用清單;
  • 在上方建個「WHO」目錄用來整理所有「人名」;
  • 把 Malcom Gladwell 拖到「WHO」的下層,現在你有人名清單了。

如果有什麼你特別想要統計的,也可以用 Tag 的方式。

Logseq 目前沒有 Tag 功能,Tag 太有用了,這讓我對切換到 Logseq 有些障礙。

想深入了解,《標籤太多太亂?強迫症患者不能少的 RemNote 自動標籤收集器》有更深入說明。

Hierarchical Search 層級式搜尋|與你的知識庫架構緊密結合的搜尋功能

RemNote 有個 Hierarchical Search 的功能,你可以把所有筆記分在不同的目錄裡,它可以用 Tab/ Shift-Tab 在樹狀結構中上下移動,所以只要記住大概位置,就很容易找到。

在別的軟體中,Search 結果會把不同層級的都列在同一層,所以只好先去看目的地名稱,再回來貼上搜尋,層級式搜尋真的可以不用離開工作畫面就完成搜尋,很方便。

在移動、搜尋、引用、加上 Tag… 你會不停使用到 Hierarchical Search 的功能。

Quote 引用|Block Quote 和 Inline Quote

我會把引用文字用 Blockquote(上)或 Codeblock(下)標示,跟自己筆記明顯分離。

整行都是原文,在行末輸入「//」跳出選單,輸入「quote」,就跳出 Blockquote,選擇即可。

如果只有一段原文夾雜在文中,一般都用上下引號包圍,但要更明顯,我都用表現程式碼的「Codeblock」標示,把那句選取:

  • 在上方跳出選單按「<>」;
  • 或者按下左上鍵盤「`」符號更快。

Metadata 原數據|不會忘了是什麼時候寫的

每天 RemNote 會幫你建立一頁,當天隨手紀錄就放在這裡,而日後也知道自己在何時想到這些事情的,這個功能叫 Daily Doc。

我會把 Quick Add 的筆記搬到 Daily Doc 去,但是如果很懶,累積好幾天沒有整理,就忘了是哪一天記錄的,這其實有 2 種解法:

  1. 在 Quick Add 記筆記時輸入「!!」就會把今天的日期打在最前面,就忘不掉;
  2. 如果沒打日期,在那段最後輸入「//」會跳出選單,打「info」就會跳出「View REM Metadata」的選項,在裡面會標註這段文字第一次建立時間和最近一次修改的時間。

Portal 任意門|寫一次,重複使用多次

寫完 A 筆記後用 Move Rem To 移動到 B 處後,會發現不是搬走了怎麼還在?其實是 RemNote 幫你移動後,再在 A 筆記產生了一個 Portal 連到 B 筆記去了。

Portal 就像在 A 筆記開了個「任意門」,可以通到 B,所以這篇筆記同時在 2 個地方出現,A 是分身,B 是真身。

利用這個功能,筆記只寫一次,就可以在很多文章中用,非常省事吧!是值得投資一些時間去理解的功能。

深入了解,請移步《愛惜人生 要重複使用筆記 RemNote Portal 任意門》。

Search Portal 搜尋任意門|用搜尋整合各種筆記

讀一本書讀了一週,每天把讀書心得紀錄在「Today’s Note」,整本書讀完後,要去每天的日誌把心得一一搬到新文章去才能彙整成一篇心得嗎?不用這麼費力!你有 Search Portal 搜尋任意門。

Search Portal 跟 Portal 一樣是個任意門,門打開的另一邊,Portal 會到「一篇筆記」,而 Search Portal 是去「所有想要的筆記」。

「 Search Portal 搜尋任意門」雖然有點抽象,但如果你已經理解 Portal,就不會覺得複雜。

深入了解,請移步《RemNote Search Portal 搜尋任意門 彙整筆記重複使用》。

Move Rem To 移動筆記|搬動內容還能在原處留下紀錄

按下6個點把手移動段落
按下6個點把手移動段落

知識庫不是一直記錄,整理筆記更重要,所以移來移去是你的日常。

按下段落開頭的「6 個點把手」,可以拖動它,但滑鼠移動如果距離太遠時不方便,按左鍵就會跳出目錄,選擇「Move Rem To」功能,就會跳出一個框讓你用 Hierarchical Search 找段落移動的目的地。

如果分類分得不錯,你不需要記住移動目的地的全文,一直按 Tab/ Shift + Tab 在目錄中移動就能找到你的落點。

Todo/ Edit Later 待辦事項/待編輯|先記下來稍後完成

Todo 是一個 Power-up,會被集中到 Todo 頁面,完成可以打勾,或是移除。
當你把一段文字標示為 Todo 時,就會被集中到 Todo Powerup 頁面,不用到處去找它,完成打勾或移除 Todo 變成普通文字。

如何把文字變為 Todo?

  • 按下段落最左邊的「6點按鈕」,從 Insert 來選取,文字前會跳出勾選框
  • 按下「⌘ + ⏎」1 次,文字加勾選框;2 次,顯示為已勾選;3 次,消除勾選框

了解 Todo,請移步《AI 時代用 RemNote Todo 讓思考緊密結合行動

如何把文字變為「Edit Later」?

  • 按下段落左邊「6點按鈕」,從 Insert 最下面的「View All Options」,在下一層目錄選擇 Power-ups,再選擇 Edit Later。

標示為 Todo/ Edit Later 後,就可在各自的 Powerups 頁面找到它們。

如果你已經很熟悉,用「//」可快速找到這些選項,不用一層一層找。

6點把手/ Insert/ View All Options
6點把手/ Insert/ View All Options
Power-ups/ Edit Later
Power-ups/ Edit Later

RemNote 系列文章目錄 立刻下載開始使用

基礎知識系列簡述
RemNote 101 個人知識庫超入門完全摸不到頭緒?簡單快速的轉換方式。
Step By Step 用 RemNote 建立個人知識庫想用 RemNote 建卡片盒知識庫?先讀這篇
個人知識庫 軟體怎麼選?如果還沒決定用哪套軟體,先讀這篇
會讓盧曼大師重生歡呼按讚的個人卡片盒知識庫管理神器 — RemNoteRemNote 的理論基礎,請讀這篇了解
躍躍欲試?按這裏 下載 RemNote,免費版就好用,你我都得到優惠!
功能介紹系列簡述
卡片筆記法「 日誌 」祕技,讓筆記快寫、快找、快整理!日誌(Dsily Doc)卡片盒知識庫獨有
AI 時代用 RemNote Todo 讓思考緊密結合行動待辦事項(Todo)讓任務和思考整合,不只是打勾勾
標籤太多太亂?強迫症患者不能少的 RemNote 自動標籤收集器標籤(Tag)靈活貫穿,方便好歸類,用途超多
RemNote 簡單管理知識庫- 如何參考文件參考(Reference)讓筆記互相連結
RemNote 簡單管理知識庫- 如何索引筆記索引(Index)記得住的筆記互相連結法,省下記憶多思考
愛惜人生 要重複使用筆記 RemNote Portal 任意門任意門(Portal)整篇文章嵌入另一篇,省下複製貼上
RemNote Search Portal 搜尋任意門 彙整筆記重複使用搜尋任意門(Search Portal)進階版,組合多篇筆記一次引用
RemNote 的記憶工具– Flashcards腦科學證實有效的學霸背書神器,融合筆記不用另做
每年目標都落空?2021用 RemNote 幫你成功!Flashcards 實戰專案
在 RemNote 上增添新功能客製化你的軟體
躍躍欲試?按這裏 下載 RemNote,免費版就好用,你我都得到優惠!
綜合實戰系列簡述
Notion 和 RemNote 知識庫整合使用不曉得選誰好?不用選!兩個都要!
用 RemNote 結合學習與專案管理各種功能的組合拳應用
躍躍欲試?按這裏 下載 RemNote,免費版就好用,你我都得到優惠!

讓我們保持聯繫

推送:適合有個資疑慮的您,文章上架就通知,電腦/手機分別按下網址列左方「鎖頭」按鈕,開啟「通知」。我不會看到您是誰。

電子報:可在下方訂閱框中訂閱電子報,內文側邊欄也有,我會看到您的信箱,但放心,我不會發垃圾郵件。

如果您有疑問或想聊聊,可以在此留言,也歡迎去臉書專頁「Simpro 學習控」關注及留言

如果對 RemNote 感興趣,歡迎參加正體中文 RemNote 討論區, RemNote 個人知識庫|卡片盒筆記|正體中文

訂閱電子報

最快更新,每週一次(大約啦),絕無垃圾郵件!記得到信箱查看驗證信!

最有人氣

留言

探索更多來自 六叔觀察站 | Uncle6 Observer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