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富人更富窮人難以翻身的 知識 種姓制度

印度用種姓制度讓底層人民世襲階級,永世不得翻身。你知道在 知識 上,全世界也在實施種姓制度嗎?這是階級不流動之

「六叔|Uncle6」的個人頭像
全球最大的影子圖書館 Z-Library 被 FBI 抄台了,第一次看到這個畫面,全球沒那麼富裕但想要上進的學習者哀鴻遍野 知識
全球最大的影子圖書館 Z-Library 被 FBI 抄台了,第一次看到這個畫面,全球沒那麼富裕但想要上進的學習者哀鴻遍野(圖片來源:作者截圖)

全世界最大的「影子圖書館」Z-Library 被 FBI 抄台了

「影子圖書館」意思是把來自各種方式收集的圖書免費提供的網站。截至 2022 年 10 月 1 日止,它有 11,291,325 本書和 84,837,643 篇學術論文,來源是「網路搜尋、與其他圖書館合作以及用戶個人上傳」,每人每日可下載 10 本書,註冊會員可下載 20 本,如果你覺得受惠,可以抖內,否則一律免費。

違法散播付費內容,活該

付費書籍品質好是因出書可獲利,創作者可靠版稅支持他寫出更多好書,為了未來還有好書可讀,我們應該付費買書,盜版是殺雞取卵,很不道德。這裡有幾個悖論。

付費的書 知識 含量不一定高

老實說付費書籍品質也不見得好,印刷漂亮、內容東抄西抄,沒有見解,不值得浪費時間的書越來越多。

朋友在臉書抱怨買某「元宇宙」的書厚達數百頁,但值得參考的只有 10 頁,我建議他「只讀已死作者的書」,老歌更好聽是因為過去幾十年來每年都出大量新歌,但只有很小一部分夠好的現在還被傳唱,時間篩選後,能留下來的就是好書。

作者真的是為了錢寫書嗎?

作者好好寫書也不一定是為了錢,能靠微薄版稅生存的很少。我認識的好作者明白不可能從出書賺到足以生存的錢,只是他自我要求高,不能接受自己生出低品質內容,這種人就算留個便條也要用顏體正楷書寫帶押韻,跟你是否付費無關。

我付錢買書,為什麼作者說沒賺什麼錢?

《食力》的文章 說,台灣牛奶全世界最貴,達到每公升 NTD$93.2/公升,而波蘭最便宜 NTD$18.9/公升(看來大部分國家在 NTD$50/公升上下,台灣大概是世界平均的 2 倍)。

雖然售價高昂,但台灣酪農卻買不起自動化養牛設施降低成本,因為他只賺到售價的 10%,就是 NTD$9.3/公升,其他的 90% 都被包裝、運輸、通路、行銷… 等環節賺走了!(照這種剝法,在售價便宜人口少的國家,酪農業該倒閉了吧?怪的是人家市場小卻用得起自動化設備呢!)

酪農跟出版出奇地像,「我們應該付費支持好內容」的說法,其實我支付的價錢只有非常少支持了作者(酪農),大部分都被出版「生態圈」的其他人拿走了,生產者拿不多。

怎麼可能?明明書越出越多

沒有經濟誘因,每個人寫書都有自己的誘因,有人是為了履歷好看,而明星、候選人、政客、網紅…都願意出書,因為出書可以把廣告推到一級通路(例如誠品),接觸到會買書的富裕消費者(例如你),而這些消費者居然自費購買「廣告單」,效益比拍廣告片便宜多了。

這就是為什麼不值得看的書越來越多。

知識 非常昂貴

比商業出版更嚴謹的是學術期刊,最新研究還不會出書,會先寫成論文,如果要研究最新趨勢,又不想參考(良莠不齊的)網路文章,論文是最嚴謹的。

這領域的商業模式很有趣:

  • 作者要付費投稿:讓出版社請人處理你的稿子;
  • 期刊出版社(通常)免費給同行審核:審核者通常匿名,而且是同行有頭有臉的學者;
  • 讀者付費訂閱:通過審核的論文紙本或電子發表,圖書館/個人付費訂閱。

很神奇吧!投稿者花錢研究(通常是政府預算)寫出高品質內容,他要花錢投稿、審稿者免費協助確定品質夠好、讀者花錢讀高品質內容,出版者似乎沒什麼開銷(通常連封面設計也沒有,內容也是論文排版,美編也省下了)!

雖然是無本生意,但學術期刊訂閱費很驚人!「以學術文章出版社巨頭愛思唯爾(Elsevier)為例,得付 4,260 美元訂閱費才能看文章,即使單篇購買,費用也是幾十至數百美元不等」。

大學或者研究單位通常會編列預算,如果你有幸進入(好)大學,就可以讀到最新的高品質內容。當然有名望預算高的大學訂得全,經營困難的大學就比較節省這個看不到的東西。

如果我是窮學生,剛好我學校沒訂這篇,我的研究就因為付不起錢而中止了;更糟的是我的目錄不足查詢不完整,論文寫完才發現這個題目別人早就寫過了!

大量大腦無法接觸 知識 而閒置

從前「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沒機會接受教育,浪費了世界一半的大腦。

牛頓說「站在巨人的肩上」的那位「巨人」就是知識體系,當取得知識要付出高昂代價時,窮人沒機會站上巨人肩膀,就很難對人類進步做出貢獻。

如果我想學習卻沒有錢,我能獲得何種知識呢?在有義務教育的國家,例如台灣,目前我能獲得從大班(先繳費後補貼)到高中的免費教育,我從課本讀被政府選擇的有限且「指向」的內容。

不過,讀完全部義務教育獲得高分,只是有「識讀能力」,還不是「知識分子」。

因為中小學那種幫你收集好並切成適口小塊的知識,就算考高分還是沒學到「處理知識的技術」,你要自己去發現問題、收集內容、閱讀、整理、轉化爲自己的知識、提出論述的過程中才能學會處理知識,當你遇到未經處理的知識時,有吸收並轉化爲自己知識的能力,才能叫做「知識分子」吧!

「知識分子」是產生知識的人,是知識的「探險家」。

身為探險家,就算到了沒地圖的蠻荒之地,我也能利用技術找到路徑、畫出地圖,造福後人。如果我只能靠地圖旅行,拿走地圖就迷路,沒辦法對其他人做出貢獻,那我頂多是個「遊客」。

高等教育通常意即我學會了「處理知識的技術」(有很多只是擁有高超的「處理考試的技術」),這很難,如我有幸進入圖書館預算很高的大學,我比較容易成為社會菁英,對人類有貢獻。

(這裡的菁英不是指有錢人、政客、明星或網紅,而是指幫助人類進步的人)

在台灣,能讀台清交,當然其中有些甲級貧戶之子,但依照統計多是求學期間不用下田、不用幫忙家裡夜市擺攤、不用去工廠打工貼補家用… 的孩子,這些人經濟力已經是前列了。

如果沒進入「好」大學,就算我會處理知識的技術,但當我要研究或寫論文時,成本遠高過台政清交學生。

因為我的學校圖書館預算低,文獻找不到,我是可以跑去國家圖書館,但比起在研究室連線就能下載的天之驕子,我要有多強大信念才能支持我每天騎著摩托車老遠跑去國圖找資料,想成為社會菁英之路真是阻礙重重啊!

沒這麼多窮人啦!

你可能覺得這事情並不重大,大部分人都過得不錯?

有一本書《如果世界是個100人村》,說到統計數字,從全球80億人口看:

  • 11%的人沒有足夠食物
  • 9%的人沒有乾淨飲用水,兒童因此夭折
  • 71%的人只擁有全世界3%的財富,前1%富人擁有財富超過全世界其他人總和
  • 12%的人處於極端貧窮,每日收入不到 USD$1.9元
  • 14%的人住在貧民窟
  • 32%的人沒有廁所
  • 33%的人生病了無法取得有效的藥物
  • 57%的人無法上網
  • 35%的孩童沒有出生登記,因此無法入學、打預防針
  • 15%的人不識字
  • 13%的孩童要當童工
  • 40%的人是非正規勞工,沒有任何保障、社會福利
  • 33%女性受到暴力對待
  • 最富有10%人製造的碳排放量佔50%,讓其他90%人受氣候變化之苦
  • 5%兒童在5歲前夭折,其中45%因為營養不良

世界人口達到 80 億的現在,這些數字都以億人計算,如果有幸沒夭折、不用當童工、入學識字、有飯吃、能上網,雖然還很辛苦,但從世界角度,他已是成功者了。

當他們想要努力學習為世界做出貢獻時,卻為了養活出版業生態系,他們無能取得知識,只能看抖音了。

如果你能上網看到這篇文章,就是前43%的富人了,就是我們組成現代社會,在世界施行了「知識種姓制度」!因為我們生對地方,有幸富裕,我們就可能制定未來社會的規則,而那幾億名進不了圈子的人,就只能遵守菁英訂下的規矩,世世代代繼承貧窮。

看到這篇報導時我想:

  • 我也想要一直有高品質的書可讀,為此我總是付費買書,我很有道德。
  • 但從底層看,付費買書只是滿足了「富人說的道德」,卻是其中一個讓社會分層難以流動的原因,很不道德。

希望你能提出解答,很多人會感激你。

讓我們保持聯繫

推送:適合有個資疑慮的您,文章上架就通知,電腦/手機分別按下網址列左方「鎖頭」按鈕,開啟「通知」。我不會看到您是誰。

電子報:可在下方訂閱框中訂閱電子報,內文側邊欄也有,我會看到您的信箱,但放心,我不會發垃圾郵件。

如果您有疑問或想聊聊,可以在此留言,也歡迎去臉書專頁「Simpro 學習控」關注及留言

如果對 RemNote 感興趣,歡迎參加正體中文 RemNote 討論區, RemNote 個人知識庫|卡片盒筆記|正體中文

Tags:

訂閱電子報

最快更新,每週一次(大約啦),絕無垃圾郵件!記得到信箱查看驗證信!

最有人氣

留言

探索更多來自 六叔觀察站 | Uncle6 Observer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