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我在北京待了近 3 年,讀完碩士回台,在台灣人家覺得我是個 “懂大陸的人” 。10 年後我回北京工作,才發現連皮毛也不懂。
大陸變太快,就算 10 年前我在北京江湖中滾爬得一身泥都快要能組斧頭幫了,10 年不見仍是相去甚遠。
工作 3 個月,我恢復成一塊海綿,快速吸收這 10 年的落差,太多事在我離開時才剛剛萌芽,短短 10 年已成新典範,而這些新典範會不會在下個 10 年全部翻掉重來?我覺得很有可能。
我像被冷凍兩百年後復活的古人,對新世界每件事情都稀奇,這 10 年好多舊的換新,覺得北京好陌生。
在這種因經濟動力不停革命的社會中,最不需要的就是 “幾十年經驗”,那代表老!
本文目錄
經驗重要,比起創新皆可拋
馬雲到台灣感嘆說都是老人在 “創新”,他不是故意誇大取笑台灣,大陸多數企業不收中年人,對 “年齡”、“經驗” 排斥嚴重。
不是付不起錢,也不是怕中年人倚老賣老管不動,而是因為這些靠幾十年老經驗活下來的人已經太油條了,聰明知道什麼要迎上去、什麼要避開(不然能撐幾十年嗎?),結果,老經驗不但變不出新花招,還可用來消滅新創意。
所以,如果真有夠多資金,你要把錢怎麼用?
- 把錢拿來聘變不出新把戲的老人,用老經驗玩個 “不賺不賠” 的生意;
- 或,花在讓沒經驗的年輕人想點子革命,在新商業模式裡產生新經驗?
前者買了小生意;後者買了新典範。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不賺不賠就是賠本。
這不是雜誌文章,是好萊塢大片!
特力屋故事光看標題,20 億的領悟好像是貶,其實內文不脫這套路:
“百戰老將來中國星球,雖然戰敗,但他不屈不撓臥薪嘗膽不恥下問,終於領悟了反敗為勝的訣竅,他看來輸,其實是蟄伏,他接下來的創新很快要橫掃市場!”
看起來戲已經演到第二幕結束,有起、有承、有轉,只剩第三幕的合,重新發光發熱(應該會在續集擊敗敵人)。
好一個好萊塢英雄片勵志廣編稿!(有沒有看到 Marvel 的影子?)
我不認識特力集團,也沒與集團有任何合作或衝突。 該報導傳播的敬老尊賢價值觀,對台灣人在大陸發展困境有一定的影響,並非文中提到企業的特殊問題,只是藉著報導發現台商普遍性問題。
“中國電商崛起衝擊,絕對也會發生在台灣” < 理由是什麼?
電商崛起超過 10 年了,現在突然造成零售虧損?其實由來已久。
近幾年的改變,並不是電商崛起,而是電商深度滲透,成為不可或卻的生活方式。
有些在大陸台商回台灣抱怨: “大陸好方便啊!出門都不用帶錢,手機按一按,什麼都上網買,哪像台灣好麻煩…” 說得台灣像原始社會一樣。
台灣也有電商,也有線上支付,但電商只是買到商品的 “其中一種” 方法。但在大陸(許多城市),卻是 “唯一” 的方法。你可選擇透過微信或支付寶,但首先要能上網。
台灣會不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在北京,我的房屋合約在手機上簽訂、線上繳房租、有問題透過 App 找 “管家” 、晚餐用手機叫外賣半小時送到、生鮮蔬果和肉類會用保溫袋送來裡面還有乾冰、水電瓦斯費全用手機交、計程車有滴滴打車,連騎共享單車也用手機開鎖。
很棒嗎?這麼方便的網上生活來自於不便的實體環境。
我住的社區距離熱鬧的國貿開車只約 20 分鐘(大約公館到中和的距離),社區有約半個台大校園大,社區外只有 1 家便利商店和 3、4 家餐廳,2 個超市(大雜貨店)其中只有 1 個有生鮮蔬果,離開社區的公車只有 2 線,這樣的地方,沒有電商是無法生活的。
台灣社區多只有3、4棟大樓,幾十棟樓的國宅社區就覺得好大,十字路口 4 個角有 3 家便利店,走到捷運站、公車站的路上都是小吃、服裝店、美妝店,加班太晚回家還能在全聯買生鮮。
大陸這種超大型封閉式 “小區” 對治安管理有幫助,但 block 之間無法穿過造成大馬路交通負擔太大,朋友告知大陸也想像台灣一樣縮小 “小區” 規模,就有巷弄了,但是台灣似乎想反過來做。
為什麼電商在台灣無法像大陸消滅了好多實體經濟?從都市計畫、政府法令、土地規模、消費意識、人際關係…等,大陸都有生成電商的 “機會”(沒做好就是新創的機會),但台灣沒有。
標榜 “咖啡送到家” 的瑞幸咖啡來台灣,會不會風靡?
我猜不會,坐電梯下樓買杯咖啡 10 分鐘,還能聊聊天、吹吹冷氣、交個電費,還確保咖啡是新鮮沖出來的(只有颱風時確實很想要有人送來)。
在清境、蘭嶼都有便利店的台灣,你反正得要出門去上班、上學、做生意,何不便利店解決了呢?
如果是從大陸來台灣的記者,會不會說: “台灣實體商業崛起衝擊,絕對也會發生在大陸” ?換個說法,就感受到荒謬性了。
“常駐上海,觀察市況做應變” < 上海無法代表中國
有一年,陪著朋友去算命,大師以為我也要算:
大師: “你很適合出國發展!”
我: “大陸算不算出國?”
大師:“這要看你怎麼解釋啦!總之不要待上海,越遠越好”
我只是陪著去沒給錢,所以大師沒跟我解釋不待上海的原因,但到了大陸我就理解了。
大陸每個省市都很 “地方自治”,比如中國移動手機號,在每個省市都有不同方案,十年前,北京、上海都能用的充值卡拿到浙江不能用,要買當地發行的卡。
你可以把上海當作租界,很多政策、商業在上海實驗成功,去別的城市卻不一定成。例如最近上海首先開辦垃圾強制分類,但北京還是快快樂樂地亂丟垃圾不必分類。
“為了解年輕人想法,何湯雄每個假日都找一群年輕人到上海家中開伙,年輕電商創業家、網紅,都是座上賓”
大老闆御駕親征,可惜這些年輕人在各地的成功經驗對老將來說都是二手資料,就算是文字、圖片、影片加虛擬實境,沒蹲過那個地方是無法感受到強大差異的。
假如有個作家從沒吃過鼎泰豐,依照朋友的描述寫了一篇鼎泰豐小籠包的評論,你信嗎?你不會聽二手資訊吃幾千元的飯,花幾億元經營公司會用二手資訊?
年輕人不是只能出主意,就是沒影響力的基層人員
為了搶 80 後市場,他:
“從台灣調來「八○後」的設計師” 。
所以,大將身邊還是圍繞老人,他常常請年輕人吃吃飯聊聊天,也聽他們講故事,但:
- 負責解讀是台灣來的大將(的舊版解讀器);
- 負責執行的是台灣來的年輕主管(的不在地執行器)。
一堆在大陸有成功經驗的年輕人來當老師,但動腦和動手的是沒大陸(成功)經驗的台胞。
依照二手資訊,它開了 “新型態門市”,是怎麼做的?
“賣床品,他可以去你家教你鋪床”;
“年輕小夥子,賣一組五件套的玻璃餐具,手上拿了一個會叫的假雞,用來展示餐具可以放下一隻雞”;
“為了銷售國宴餐瓷,還穿上清宮服裝”。
這是把海底撈服務搬到特力屋去了,大將很高興,“年輕人就是不一樣啊!”
特力屋變成海底撈,那原來特力屋的風格怎麼辦?
別人怎麼做?
歸咎於被電商侵蝕了利益是個好理由,但每家實體店都面臨相同的競爭,別人怎麼做呢?
IKEA 店面跟台灣差不多,但永遠客滿(不只假日,平日也客滿);
IKEA 沒有因為大陸市場丟掉自己的樣子,也沒有把海底撈搬進去,
- 它一間一間的裝潢參考省下很多設計師費用,非常受歡迎;
- 瑞典餐廳不見得好吃但也是人滿滿;
- 終點的冰淇淋獎勵還是一樣便宜;
- IKEA 就是個 “裝潢主題樂園”;
- 電商跟另一家電商公司 — 京東合作,厲害的是,IKEA 的商品去別處買不到!
另一家還沒來但大家嚴陣以待的 Costco:
- 用會員制讓產品可以壓到比電商還便宜;
- 獲利的是會員費,和一點點價差;
- 在跟電商倉庫差不多的倉儲區銷售省下物流費;
- 大量試吃讓每次去都充滿期待;
- 提供了便宜烤雞和用餐區的超大 Pizza 讓你想去逛逛;
- Costco 是個 “超級大賣場主題樂園”。
掌握產品、掌握價格,別人有不同的玩法,但不是把自己的風格丟棄,拿進四不像的風格,這也是為何需要掌門人操盤的原因。
你的老闆是靠經驗派嗎?
特力屋只是剛好上了媒體,但它不是唯一的例子,台灣背景老闆似乎普遍尊重(自己的)經驗多過創意,你可能聽過:
- “這事情我十年前就做過了,不成的!”
- “你研究的那個我早就研究過了,我了解的很”
- “你說的那個人我跟他們老闆很熟,不是像你說的這樣”
十年前不成不表示十年後不成,反之,十年前大勝十年後可能大敗。有失敗經驗就不會再失敗嗎?可惜的是,事情可能因為另一個他沒觀察到的原因失敗啊!特別是最近新發生的、老經驗無法掌握的因素。
如果你老闆是老經驗派(不是生理年齡老。很多年輕人早衰,也有很多老年人凍齡,腦部肌肉跟鍛鍊頻率較有關,跟出生幾年較無關)那麼你考慮去別的地方發展可能更好?留下來最大的損失是你失去了在另一個職位成功的機會!
馬雲感嘆的應該是,企業如果決策靠老經驗,而經驗只能知道過去不能預未來,就像投資 “過去績效不表示未來收益”,變化這麼快的世界裡,經驗已經無法判斷未來,未來怎麼辦?
“試試看”,設計思維這麼告訴我們,未來無法預測,但能實驗。
本文刊出後獲風傳媒收錄,網址連結如下:
讓我們保持聯繫
推送 Push:有個資疑慮的您,按下網址列左方「鎖頭」開啟「通知」會收到通知
電子報 Subscribe:在上方框或側邊欄框中訂閱電子報,我會看到信箱,但不會發垃圾郵件。
合作 Cooperation:行銷、課程合作 請到 About 中填寫表單,留言、臉書專頁聯繫也可以
臉書專頁:疑問或聊天,請留言,或到臉書專頁「Simpro 學習控」關注及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