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知識及閱讀大腦

第一層閱讀吸收作者要說明的知識,第二層閱讀要閱讀作者那聰明的大腦。這是我閱讀速度不快的藉口與實情。

不知道最近為何都跟 “模型思維”(Model Thinking)離不開關係,去年從北京回台前買了一本簡體書《模型思維》,那時我還不知道這是什麼,只是感覺很聰明,但我沒能讀下去。

回台後聽到很多財經 Podcaster 異口同聲說股神巴菲特的 “價值投資” 過時了,但對他的事業夥伴 — 查理·蒙格(Charles Thomas Munger)都很推崇,接下來就發現查理蒙格演講中常提到的 “模型思維” 四處可見,我買的這本簡體版《模型思維》號稱被查理蒙格啟發,既然簡體讀不下去,又買了一本繁體的《多模型思維》,雖然書名多了一個字,其實是同一本書。

我還是讀不下去,並不是簡體翻得不好,它的翻譯和正體中文沒什麼不同。

與很聰明的教育界朋友聊讀書卡關這件事,她說要教我如何閱讀理論書,我欣喜望外,立刻回覆 “願聞其詳”。

她把她從指導學生多年獲得的方式後告訴我,聽完我告訴她:“妳這方法就跟《如何閱讀一本書》講得差不多呢!” 她說是她自己想出來的,能獨立想出跟經典書類似的方法,深覺厲害。

但那還是沒解決我的問題,因為那就是我平時的閱讀方式,但為何就讀不下去呢?不是書裡數學太難,而是這本書很怪異的似乎不想讓我讀下去,它的章節安排非常乏味,不知為何作者這麼設計。

怎麼說呢?這本書讀起來像 Java 的 API Guide Book 那樣乏味(但如你不寫程式可能不知道有多枯燥),或說這部書像電話簿一樣難讀(很多人不知道電話簿是什麼吧),好啦!我盡力了,就是這本書很難拿來 “閱讀” ,缺乏文采。


因為回台協助創業,小小的公司裡企管各面向具體而微,反而對經濟運作脈絡清晰可見,當看到臉友貼了 Ray Dalio 的《經濟機器是怎樣運行的》時,我發現這部 30 分鐘的影片把我幾個月拼湊不起來的經濟模型講得簡單優美。

看完這部短短的鉅片,心裡震撼很久,不只是獲得新知的狂喜,而是我一直想著 “為什麼 Ray Dalio 能這麼有智慧宏觀呢?” 如果我能知道他如何辦到的,我應該也能按圖索驥變成更有智慧的人吧?

不只打通任督二脈,還想吸他全部內力

在經典書籍《如何閱讀一本書》裡,作者教你將一本書全部知識榨乾的技術,如果那本書是一顆椰子,經過他的吸收法,那本書的椰汁、椰肉全被榨乾,只剩下一些吞不下去的椰殼纖維。

但我又更貪婪一些,每當一本書打通我的任督二脈時,別人通常會說 “感謝大師相救!”,而我卻想 “這位大師為什麼能有這般功力?我要如何把他的功力奪過來?”(誤)

我不只撿到一顆金蛋,更想知道如何成為那隻金雞!

本著這種 “金雞吸星大法” 的精神,每次有一個知識震撼了我,我就開始 “逆向工程” 這位寫出很棒見解的達人。

如何 “逆向工程” 一個人

逆向工程(Reverse engeneering)是啥?就是抄襲啦!豐田開發 Lexus 高級車系時應該買了不少雙 B 的車拆了研究它到底強在哪裡,聽說 Lexus 第一台車上市時,賓士也趕快買了一台拆了想看笑話,沒想到在每個細節都達到高級車的等級,讓它們對這個新對手另眼相看。

書也一樣,是可以逆向工程的!

人的思維是立體的,而且腦中多種知識是互相串接的,要說一個人腦是一本大書,不如說它是一個大網站,每個網頁之間都有超連結。

我使用 RemNote 這個知識庫軟體快一年,累積了約 2000 篇筆記,這是我的筆記之間的關聯圖的一部分,如果每一篇筆記是一個腦細胞,可以看到腦中所有知識是互相連結的。

閱讀一個網站沒有哪裡開始、哪裡結束,你能從任何一個地方開始,串到任何另一個地方,它沒有方向。

當一位作者要把他大腦裡的思維寫成書時,他要重新安排這些知識點,如果一個點在他腦中有 10 個連接線連到各種其他知識,要寫成書時只能砍掉 8 個,留下 1 個 “上一篇” 和 1 個 “下一篇”。

他要把沒方向性,任意串連的 “高解析度” 知識體系,壓縮成語言文字這種單向、前後串連的 “低解析度” 知識,那麼到底會少掉多少呢?就像你把 3000 萬畫素的相片壓縮成 640 X 480 的低解析度,放大時就發現所有細節都不見了。

語言文字是很侷限的、表現能力很弱的溝通工具,當你看他如何設計文字走向,大概能倒推出作者的性格、意圖,那你約略可以猜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再看看他的經歷、背景,就約略能知道他的思維是如何養成的了。

有人會說: “那你如果猜錯怎麼辦?”

如果你不是要幫他寫傳記,猜錯一點也不是問題,因為誤讀也是種很好的創作方式啊!

拿 Ray Dalio 來說,看了影片後我去買了書,還在網上查他的生平,想做的就是逆向工程這個大師。

那,《多模型思維》為什麼這麼難讀?

從 Ray Dalio 拉回來令我困擾的《多模型思維》,為什麼這麼難讀呢?

正體中文版是天下出版社出的,封面提到這是 eLearning 網站上很受歡迎的一個課程!於是我去報名課程。

聽了一天,發現這真是一位輕鬆的老師,講解清晰又妙語如珠,語言、板書、畫圖、課堂小測驗… 非常輕鬆,是很適合大學部學生的通識課程。

聽了這麼優秀的一位老師講解,學生回去看講義時會覺得課堂講解歷歷在目,理解一點不成問題。

但把講義集結成書時,對沒上過課的人,少了那些活潑 3D 的補充,就像使用手冊一樣乾,其實,我只買了課程的 1/5,而另外 4/5 要從課程才能聽到。

上課是多媒體的,解析度很高,文字則解析度非常低。

文字這麼弱,放棄它嗎?

課堂上,這位老師說他這堂課就像你來了個動物園,不用從頭到尾走一圈,愛先看長頸鹿你就去看,愛先看獅子也不是問題。

這堂課根本就當做網站來設計的,它是非線性的。

如果內容太豐富,常會覺得不知從何看起,但如果是文字,因為解析度低,就非要有一個隨著時間進行的軸線,這時,文字就像導引方向的地圖,它是整個地貌的減縮版。

不知是不是卡爾維諾說過,你可以畫一張跟國境一樣大的地圖,但當地圖不是減縮版本時,畫地圖就沒有意義了。

那我們怎麼閱讀?

你可以有意識地做幾件事:

  • 當閱讀文字時,你知道它是地貌的減縮版本,這門知識有更多是在書籍之外,加上很多其他知識,文字會更豐潤。
  • 閱讀文字時,你要有意識地切換 “閱讀作者給的知識”,或是 “閱讀作者的大腦”,這是兩種不同的模式。

我讀書慢是因為,當我讀著文字能看到文字之外的豐潤,而不只讀文字也讀了作者知道這些創意由何而來,此時我才會覺得安心,會覺得 “我懂了”。

這表示,我剛剛把作者大腦裡的模型複製到我的大腦中了,這麼讀法,能不慢嗎?

讓我們保持聯繫

推送 Push:有個資疑慮的您,按下網址列左方「鎖頭」開啟「通知」會收到通知

電子報 Subscribe:在上方框或側邊欄框中訂閱電子報,我會看到信箱,但不會發垃圾郵件。

合作 Cooperation:行銷、課程合作 請到 About 中填寫表單,留言、臉書專頁聯繫也可以

臉書專頁:疑問或聊天,請留言,或到臉書專頁「Simpro 學習控」關注及留言

讓我們保持聯繫

推送 Push:有個資疑慮的您,按下網址列左方「鎖頭」開啟「通知」會收到通知

電子報 Subscribe:在上方框或側邊欄框中訂閱電子報,我會看到信箱,但不會發垃圾郵件。

合作 Cooperation:行銷、課程合作 請到 About 中填寫表單,留言、臉書專頁聯繫也可以

臉書專頁:疑問或聊天,請留言,或到臉書專頁「Simpro 學習控」關注及留言

訂閱電子報

約雙週更新,絕無垃圾郵件|記得到信箱查看驗證信

最有人氣

探索更多來自 六叔觀察站 | Uncle6 Observer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