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的空缺“美感供應產業”商機

當你在大陸公廁憋氣時,腦中會浮現台灣的乾淨公廁嗎?這不是清潔人員清掃技能的差異,而是生活方式差異的冰山一角。

台北捷運公廁,雖然人流量大,但清潔沒異味
北京A級賣場國貿商城公廁,設備高級,人少悠閒,這樣的公廁不容易享受到

我常從公廁觀察一個地方,它是最髒污的地方,如果連公廁都能做到乾乾淨淨,這裡的管理者和使用者也會是令人舒服的。

長城塞外風光、夕陽下的紫禁城… 都是知名景點,但當你抵達時,立刻被不乾淨的公廁、天價的飲料小吃、堆滿的垃圾桶、人頭、二手煙、哭鬧孩子… 給抵銷了。

“不到長城,終身遺憾;到了長城,遺憾終身” 是大陸常聽到的一句話。

為什麼?如果你這麼問,會有人很老鳥地告訴你:

因為這裡人多啊!只有小國才能 XXX 啊!

台北人流量最多的板南線公廁,比北京大多數百貨公司公廁都乾淨,北京雖然人多,百貨公司總沒有捷運人多吧?

跟國家大小、人口多寡無關,那是什麼原因呢?

找到 “痛點”,就是找到創業契機。

有趣的是,會用國家大小、不合國情這種藉口的通常是北漂臺流。北方人大氣,對這些雞毛蒜皮小事根本懶得計較。

民國精緻文化

1949 年,約 1 百萬人從大陸移民到臺灣,當時中國 4 億人口,每個人都要打敗 400 人才能來臺(0.25%),包含軍隊、學者及商人,其中不少是當時的菁英。

影響所及,台灣有各種菜系餐館,北平菜、江浙菜、川菜,和湘菜館,好些是當初遷台大員隨身帶著的家廚的徒子徒孫,他們來台家道中落養不起家廚,這些一等一的廚子就出去開業,你在大陸吃同樣菜色,口味大不同。

當然不只是吃,京戲、崑曲、對知識份子的善待、互相尊重,這就是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在台灣,民初沒落王孫,如蔡康永、白先勇、徐旭東還能發揮影響力,而臺灣富紳到現在也還是世家,辜家、林家、大稻埕的老家族…,這些人身上帶著從前階級社會留下的上流社會遺產。

臺灣社會制度,讓這些人及他們設計的制度,把精緻文化打包存放在臺灣。

以醜為美

鏡頭移到當時的大陸,這些讀書人、製茶、紡織致富的商人,如果還留在大陸,會被鬥得很慘。文革確實消滅原本社會的階級,但也消滅了儲存在這些人身上的精緻文化。

精緻文化被批為牛鬼蛇神,這些人要不過世了,在世也不敢提。於是他們頌讚兵、農、工,把俗文化抬高到殿堂。

假如你走進國家音樂廳,能聽到的都是聲嘶力竭的軍歌比賽,這真的是美嗎?

美這件事其實是無需文字,放諸四海皆準的,違反自然頌讚醜的是美,人不免在心裡疑惑,“為什麼我感覺美的跟社會傳頌的美不一樣呢?” 在那個時代,對美的觀感是扭曲的,而且當發展出精緻文化時,還要擔心跟主流思想不同,“會不會受罰?”

幾十年分隔,距離自然很大。

美感是新階級,供應嚴重不足

近年來大陸有很多追尋美的事物,如一條的精緻文化報導、設計商店、古蹟改建的設計書店、精緻的百貨公司。但當你回家,面對的還是凌亂小賣部、油膩麵店、煙味出租車。

中國的龐大市場需求,美感體驗供應大大不足,只能滿足少數人的需求。

中國有非常多新富,當同儕間差異只是財產數字有幾個 “0” 時,豪華車、名牌包已經不足以代表富裕,而不易用金錢轉換的才是品味象徵,對美感的領受成為新階級。

能講出名牌好在哪裡、懂閱讀書籍且有見解、買好音響也說得出來龍去脈。付得起錢買昂貴的商品很好,自己夠好能配得上它的價值就更好。

有財力就能買它,有美感品味才能用它,因為品味買不到,才能定義新階級。

【不只在中國】幾百年前工業革命後,歐洲產生許多開設工廠致富的中產階級,然而新富雖有錢,但階級不如貴族,所以興起了沙龍聚會,新富們宴請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齊聚一堂,杯觥交錯中大大提升了主人品味卓絕的名聲。

沙龍聚會意外成了各種領域知識交融之地,比如藝術家和光學家的交談催生了改變藝術方向的印象畫派。

美不是裝飾品,它是心情的旋鈕

有沒有從傷痛中走出來的經驗?

她當了多年家庭主婦赫然發現配偶外遇,有骨氣的她獨自搬離 “家”,一文不名,一週見一次孩子,失眠、身體變差,人生谷底。離開喜愛的職場多年,再次面臨陌生的職場,恐懼、不安又要肩負孩子的用度,她是怎麼爬起來的?

人生中失意,會想 “我該怎麼辦”?這時,你的情感、理性要不全部振作起來,要不再也無法振作。常見這樣的朋友親人,他們講得出導致他放棄人生的苦,但你疑惑的是,你為何不再站起來呢?

“我只是不想讓自己垮下來,我快要得精神官能症了,但我覺得我的人生不該是那樣的” 她選擇不倒。

最近一次見到她,她漸漸走出來了,那時她正選購香水:“喜歡的香味會讓我心情好” 她說。

美在不能承受時治癒心情,現在,也是她調整心情的旋鈕。

美不只是 “高難度奢侈品” 用途,美很 “有用” ,它對你的心靈工作。

  • 累的時候去按摩享受舒服放鬆的接觸;
  • 心情差時戴上好耳機把自己封閉起來聽音樂;
  • 讓自己逃避到作家塑造的世界;
  • 噴讓人覺得愉悅好似花叢的香水。

就算沒有經歷這麼大的傷痛,每天,世界都在微微地擊打你,有時候會聽到碎裂的聲音,越是壓力大、腳步急促的地方,這種小傷口更多。

人不能總是一根緊繃的弦,它會疲乏,睡眠只能恢復讓身體恢復,而什麼能讓心靈恢復?你需要美感來幫助你暫時逃出壓力。

大陸壓力奇大,節奏快、競爭激烈,他們用大量酒精放鬆,而美,卻可以讓心靈真正解脫。

電商殲滅劣質服務,但無法撼動美感體驗

Amazon 提供方便的網路服務,而大陸的手機網路服務比起 Amazon 有過之無不及,一支手機可以完成大多數生活需求。

看起來電商席捲所有商業,嚇壞實體經濟經營者,紛紛給出拼湊的答案,但前文讓 Amazon 跌破眼鏡的 Target 超市營運長 John Mulligan 說:

在一個消費者選擇越來越多元的年代,劣質的線下體驗會被淘汰。

沒錯,電商並不是淘汰 “所有的” 線下服務,只是淘汰了 “劣質的”。假如 IKEA 的體驗實在太糟了,你會說 “幹嘛這麼累還要跑一趟?上網買就好了啊!”

但是 IKEA 體驗很好,你會開車去排隊等進場去消費,因為你無法在線上躺躺看床墊、吃一口冰淇淋、感受餐廳設計的燈光、享受各種不同室內設計。

大陸 “美感經驗供應業” 壯志未酬身先死

偏偏,當大陸的實體店還不足以發展出具有美感的優質服務時,電商已席捲全中國,很少實體體驗能勝過電商的考驗,紛紛倒下,畢竟發展出好服務是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本員工手冊能搞定的。

但臺灣卻具有得天獨厚的美感經驗發展環境。

在網路書店興起前就有了誠品書店、在星巴克興起前就有無數的特色咖啡店、在電商興起前就建立了高密度的便利店、在共享單車興起前就有 YouBike,這些好服務存在生活中每個地方,供應足夠,價格不貴。

我把它叫做 “美感供應產業” (不是 “文創產業”),兩岸有價差,且市場廣大,是少數臺灣面對大陸仍有優勢的產業,因為臺灣浸淫在這種環境下,人人習慣於好的服務,無需特別訓練也可提供美好的體驗。

如何移植美感體驗?

用美感服務讓客戶體驗,美感是必須的,但美感卻很難移植。

海底撈的服務員來自農村,卻能提供讓客人舒適的服務,要提供優質服務,在制度、技術、訓練上都要能配合,這是服務,美感的服務要站在優質服務之上,畫龍點睛的文化讓服務變為美感體驗。

如何把服務包裝成文化?文化要怎麼讓人體驗?要如何訓練才能解決不同背景的文化差異?

體驗重新設計,會是臺灣 “美感供應產業” 的共同挑戰,能解決這問題,才能成為美感供應鏈的一員,進入這真空。

讓我們保持聯繫

推送 Push:有個資疑慮的您,按下網址列左方「鎖頭」開啟「通知」會收到通知

電子報 Subscribe:在上方框或側邊欄框中訂閱電子報,我會看到信箱,但不會發垃圾郵件。

合作 Cooperation:行銷、課程合作 請到 About 中填寫表單,留言、臉書專頁聯繫也可以

臉書專頁:疑問或聊天,請留言,或到臉書專頁「Simpro 學習控」關注及留言

Tags:

讓我們保持聯繫

推送 Push:有個資疑慮的您,按下網址列左方「鎖頭」開啟「通知」會收到通知

電子報 Subscribe:在上方框或側邊欄框中訂閱電子報,我會看到信箱,但不會發垃圾郵件。

合作 Cooperation:行銷、課程合作 請到 About 中填寫表單,留言、臉書專頁聯繫也可以

臉書專頁:疑問或聊天,請留言,或到臉書專頁「Simpro 學習控」關注及留言

訂閱電子報

約雙週更新,絕無垃圾郵件|記得到信箱查看驗證信

最有人氣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的文章

探索更多來自 六叔觀察站 | Uncle6 Observer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