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許多新科技的目的是酷炫,以及製造更多問題
這台 Lit Motor C1 摩托車內藏兩顆昂貴精密的大型陀螺儀(就像小時候玩的鐵陀螺可以走在任何狹窄表面不偏離),只有兩輪也不會摔倒,不只是騎車不摔倒,而是就算被別的車撞到偏離原位還是保持直立,所以不會騎車也能搭乘、不用龍頭可以像汽車一樣用方向盤。
這位候選人的點子可能來自於汐止終年塞車的上下班時間,他認為問題出在紅綠燈秒差不夠智能,只要有個聰明的電腦可以以天神角度看到每一條街,汐止就不會塞車了。
▮難道科技不能解決問題?
適當使用科技絕對可以解決問題,難就難在 “適當” 這兩個字。
前述的 Lit Motor C1 花大錢安裝大型陀螺儀,目的是維持使用兩輪也不會摔倒,Toyota i-road 使用三輪同樣也不會摔倒,省下座位底下放兩顆大型陀螺儀的空間(更多收納空間)、無須為陀螺儀供電(更省電)、更不需維修(類似汽車的三輪連桿很成熟耐用),更不用說節省了買那兩顆陀螺儀以及為運作陀螺儀而研發機電整合的費用(更便宜)。
交通工具的目的是把人用最安全、效率、舒適的方式載運到另一地,而不是用很多科技讓它不會摔倒,這是為了技術而技術。
而汐止議員候選人提出 “在每個街頭設置影像辨識再影響紅綠燈秒差” 的 AI 解法,酷炫。
但別說侵犯隱私導致反彈,下雨就淹水的汐止光是簡單的紅綠燈都常失效,更別說這麼多攝影機是否能被維護好?誰來維護這些設備?雲端機房 server 24/7 運算要多少費用?從什麼項下編列預算?
我去澳洲旅行時租了台車,沒想到鄉間兩線道小路速限是 90 km/h,每台車都開得飛快,或許因為大,限速 40 Km/h 不實際,但這些小路邊許多也是住宅區,他們如何在兩路交會時使車減速?
在台灣,主事者會設紅綠燈,偵測到有人(或定時)啟動。 ⬅️ 無人鄉間小路,你一路開 90,這時看到一個紅綠燈,你會停下來?這是在考驗我們是否隨時遵守道德,上面應該加一個 “舉頭三尺有神明” 的牌子。
澳洲文明,但不相信道德,他們的做法是在狹窄的鄉間兩線道馬路底設置圓環,你不減速就撞上圓環。
建築系應該都讀過這些馬路建造策略,但主事者懶得研究使用者行為,最粗糙的就是立個牌子或紅綠燈,如果有人沒看到闖過或肇事,他就說 “我有立了告示,是他沒遵守” ,但主事者不會想 “為何這個路口常常肇事”?
然後他就有個解法,既然大家都在這裡肇事,我就:
- 設一個無用的紅綠燈;
- 用一個牌子警告你前面有紅綠燈?
- 用違規照相機讓你不要闖紅燈?
- 再設一個牌子告訴你前面有攝影機?
我們的稅金就是在這種應付文化中被無謂的花掉了。
▮使用者體驗 (User Experience) 的用處
各種標語都無效,候選人想
“AI 就是個不花錢的人,讓它來控制交通吧!”
他沒想到的是,AI 比之前所有無效的標語、相機、紅綠燈更昂貴,而且不見得有效。
何不花點力氣研究使用者行為,就省下這麼多麻煩,說不定少花的錢比罰單賺得多。
從前最有名的小便斗就是杜象的普普藝術的《泉》,但近年荷蘭小便斗也很有名,他們實驗各種圖形,最後發現 “蒼蠅” 最能吸引男同學瞄準,不是中央,而是中間偏左或偏右,是最不會濺出尿液的位置。
在台灣,我們在男生廁所看到的不是蒼蠅,而是兩句為了韻腳寫得很蹩腳的打油詩:
往前一步靠,水滴不外落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因為這句話往前一步,但這也是貼標語文化培育下的時尚。
協助大家多寫詩不是壞事,多練習也能寫成李宗盛,但我們這個科技島,什麼時候能學會多研究人與物之間的介面?
▮汐止交通是秒差問題嗎?
回到那位汐止候選人,就算他能夠觀察使用者行為用更聰明的方法來建設,是否能改善汐止的交通問題?
汐止與台北之間只有很少的道路通行,因為多山無法開新馬路,當年政府任由財團炒作台北房地產導致很多民眾為了要有地方住跑到台北市近郊的汐止買房,基礎建設跟不上大量湧入的居民,所以塞車。
每天上班時間大量民眾進城、下班時間大量民眾出城,當車輛佔用的路面面積超過馬路面積,馬路只能停滿車,就算有最完美的超級電腦來計算秒差,還是很難消化車潮。
要解決的不是全汐止鋪設攝影機,而是進城的瓶頸(或如何不進城?)。
使用者行為是微觀的,不能只靠著改變習慣解決大量問題,還是要有宏觀規劃,而市議員候選人更應該去解決那宏觀的問題吧!比如:
- 建設副都心,讓人可以當地找工作不要人人通勤?
- 平衡發展,讓台北市不是找工作通勤的主要方向?
- 延伸捷運到汐止?
- 發展共乘(Uber 司機、小黃不願進汐止塞車所以很難叫到車),讓不方便的汐止不要人人開車或騎車出門?
- 發展遠距離工作或在家創業的基礎建設及法令,讓汐止成為第一個科技工作城?
▮NASA 真的做了一支太空筆嗎?
不騙你,NASA 後來還真的沒用鉛筆,做出一支太空筆,我猜想這支筆應該是在筆管裡充填氣體讓墨水不用大氣壓力也能出水,可能需要一個比較緊密的筆頭才不會在一邊有壓力一邊真空下噴墨水。
- 可能 NASA 規定太空人不能用鉛筆作答
- 可能當時預算太多不花不暢快
- 更可能是商業操作,大部分人都無法上太空,但去 NASA 都會買太空筆。
▮人與物,誰重要?
自詡為 “唯物解” 的信徒,我認為 “物” 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歷史上許多很大的改變都跟這些創意脫不了關係:
- 人類開始能南北移居跟學會使用石器改善環境有關,可以切割動物皮毛做衣服解決溫帶氣候冷的問題;
- 人類產生政府與軍隊與馴化作物而能定居有關,能大量農耕與馴化牲畜有關;
- 秦朝能一統六國與發展出性能好的鐵劍有關,敵人用又重又沒彈性又貴的銅劍;
- 宋朝能抵抗外侮那麼久跟發明鈔票有關,商業興盛、進出口繁榮,沒有長江以北也過得很富裕,要打戰不如付錢給蠻族;
- 鈔票發明跟發明紙有關;
- 進出口船隊跟發明羅盤有關;
- 蒙古帝國政府歐亞非與從中原取得馬蹬有關,在那之前騎馬要兩手抓住以免掉下去,而蒙古大軍有馬蹬可以雙手拿武器;
- 發現美洲與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而股份有限公司與複式記帳發明脫不了關係。有了股份有限公司才有人願意出錢讓哥倫布開船去探險;
- 西班牙人殺死印地安人用了很多天花的毯子,而西班牙人不得天花跟疫苗有關;
- 工業革命跟專利制度有關;
- 當然西方人的大航海帝國主義跟達文西發明了天演論有關,我們既然不是神創造的,那神的道德還有什麼用?要滅了哪一國只是剛好而已。
“有關” 不是說這些歷史事件是這些物造成的,物的解法背後都是人從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所以,物是人與人交流的結晶。
如果只是 “因為我有這個技術所以我要做 XXX ” ,這種思維不會解決任何問題的。
科技隨手可得時,思考人是唯一解法。
讓我們保持聯繫
推送 Push:有個資疑慮的您,按下網址列左方「鎖頭」開啟「通知」會收到通知
電子報 Subscribe:在上方框或側邊欄框中訂閱電子報,我會看到信箱,但不會發垃圾郵件。
合作 Cooperation:行銷、課程合作 請到 About 中填寫表單,留言、臉書專頁聯繫也可以
臉書專頁:疑問或聊天,請留言,或到臉書專頁「Simpro 學習控」關注及留言